黄浦江水润昆仑 连绵万里沪喀情——上海市第十批援疆工作综述
作者:喀什日报 更新时间:2023/05/11 18:48:35
上海第十批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全体干部人才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按照沪疆两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带队伍,不忘援疆初心、牢记援疆使命,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任实职担实责、不断提高援疆项目综合效益,埋头苦干务求工作实效,谱写援疆工作新篇章,为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产业援疆 惠及民生
三年来,第十批上海援疆干部心系喀什产业发展,把产业援疆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做实做优产业援疆,大力引进上海和长三角等区域一系列企业,助力对口四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纺织服装产业、钢铁冶炼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全面助力喀什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莎车县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呈列状排布。不远处,各种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自2月中旬施工以来,施工队一直抢抓工期,保证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022年,上海市援疆前指协调帮助上海某企业落户莎车县,建设156万锭纺纱项目,项目分两期。该项目即莎车县纺织服装产业园,位于莎车县315国道西侧,总建筑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目前,二期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全面建成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南疆地区最大的纺纱企业,可带动莎车县近5000人就业,推动南疆传统棉纺产业高质量发展。
莎车县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是上海援疆持续帮助对口四县不断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上海援疆大力引进东部地区优质纺织服装企业,重点引进纺纱业、织布业以及面料布、拉链、纽扣等辅料企业,助力形成集设计、纺纱、布料、辅料、服装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加快建设织布产业园和纺织产业园,培育壮大本地纺织服装重点企业,推动打造纺织服装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针对对口四县产业定位和发展需求,上海援疆干部还化身“喀什代言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当地二产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瓶颈,不断增强受援地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2021年,上海援疆协调帮助上海宜新集团投资设立喀什和钢钢铁公司,以成为喀什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为目标,助力喀什钢铁行业重上正轨。2023年4月18日下午,喀什和钢钢铁公司1080平方米高炉热风炉成功点火烘炉,这标志着停产7年之久的喀什地区唯一一座百万吨规模以上钢铁生产企业复产进入倒计时。
教育援疆 立德树人
三年来,在第十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大力帮扶下,喀什六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办学质量逐年提升,高考升学率5年5连升,连续3年本科上线率超过80%,在地区名列前茅。在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全力支持下,喀什六中正在形成骨干教师培训、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新课程建设等多方面发展的特色。
当前,喀什六中新校区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将会是一所当地规模最大、硬件设施最好、初高中齐备的现代化大型寄宿制学校,对喀什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挥起到重要作用。
三年来,第十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采取“1+4+N”大组团模式,即“一个核心校、四个县域集团、辐射全地区”,将办学经验成果推广辐射至上海对口四县及整个地区。以喀什六中为核心,上海援疆对口的泽普、莎车、叶城、巴楚四县先后成立县域“教育集团”,确立标杆校和成员校,实现大组团式帮扶。上海教师集中支教各对口县的2至3所中小学核心校,充分发挥“小组团”帮扶优势,全力打造当地教育高地。
喀什六中是当地基础教育的标杆,而在高等教育层面,上海援疆教育力量帮助喀什师范学院升级为喀什大学,之后持续借助上海优秀教育资源,提升喀什大学重点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从2020年6月开始,在莎车县论证和筹划建立一所理工类职业技术学院,则是上海援疆重大项目的最新成果。
该学院定位“理工”特色,以全日制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中高职贯通教育与继续教育并举,着力打造“技能教育、理工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南疆一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目前,该校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校区规划用地1156亩,由上海援疆资金投入建设,建筑面积16.26万平方米。该校被列入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列入教育部高等院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最后审批。
近年来,上海始终把教育援疆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立德铸魂”贯彻到工作的各方面。援疆队伍发挥上海在教育领域的优势,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并重,重点推进基础教育“大组团式”援疆和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实训能力提升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力打好教育援疆“组合拳”,助推喀什地区教育优质发展。
文化润疆 润物无声
自开启援疆工作以来,上海援疆不断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集中援疆资金、援疆力量系统谋划和实施了一批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大援疆项目。
为“讲好中国故事”,还原和再现“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多元文化交汇、多民族融合”的喀什历史,并推动和促进喀什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上海市援疆前指以智力援疆方式(项目所在地为深圳市对口支援的喀什市,故作为深圳援疆项目),邀请和支持上海园林设计院以市场主体行为,招投标承担了项目的策划、设计、工程总承包。上海园林设计院会同相关部门和各方专家,经反复现场勘察、专家论证等,充分借鉴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等成功案例,于202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莫尔佛寺遗址公园”,同时延伸开发旅游项目,着力打造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莫尔佛寺遗址是喀什地区现存的公元二世纪、三世纪重要佛教文物遗址。遗址位于喀什市东北方向的荒漠,是一处由佛塔、佛殿和僧房等遗迹构成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其西、南面为辽阔的恰克马克河冲积平原。
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上海援疆前指将帮助建设喀什人民广播电台纳入援疆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11月18日,喀什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标志着喀什地区传媒行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此以外,上海援疆着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调组织拍摄自然人文纪录片《叶尔羌河》,通过自然风光、历史故事、文物史料和专家采访相结合的方式,以叶尔羌河这一中国西部的母亲河为主线,全面阐释和展现叶尔羌河流域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多种文化和宗教交融的历史变迁、多民族一体的生活场景,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该纪录片已入选中宣部“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第二批)名单。
医疗援疆造福于民,就业援疆赋能增能,科技援疆引领发展,智力支持输血造血,消费协作增收富民……叶尔羌河水奔流不息,滋养着当地生灵,黄浦江边,伴随着春光与生机,新一批上海力量与智慧已到喀什,继续连结万里沪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