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援疆前指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座谈交流

    作者:上海援疆     更新时间:2025/07/22 16:18:36  

  近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积宗一行和上海鸣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彬到访喀什,就废农膜高值化学品绿色资源化回收、高分子固沙保水材料、天然产物分离提纯技术、喀什地区日产100吨腐殖酸水热技术资源化工厂用于10万亩盐碱地规模化改良项目等事宜在上海市援疆前指进行座谈交流。上海市援疆前指总指挥、市政府驻新疆办事处主任孟庆源出席。

  李积宗表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科技力量,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生态,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区域协同发展。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聚焦新疆产业发展痛点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匹配上海和长三角科创资源,通过“技术孵化培育——工程化验证——商业化应用”全链条加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技术赋能新疆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李积宗交流了中心在新疆开展项目的进展和进一步落地的计划及所需的要素保障。

  于彬表示,2024年公司于喀什建立50亩试验田,种植玉米、高粱和旱稻,其中旱稻亩产达500公斤,验证了公司盐碱地改良方案的可行性。2025年,在喀什注册成立盐碱地改良业务平台公司并与当地国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推进盐碱地改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在喀什选取200亩重度盐碱地(土壤全盐含量56.5g/kg)实施改良,全盐含量降到17.1g/kg,改良后种植的玉米出苗率超过95%,作物长势旺盛,改良效果直观显著。下一步,公司计划建设日产100吨腐殖酸水热技术资源化工厂,预计投产后改良盐碱地面积可达10万亩。

  孟庆源详细介绍了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扶持政策,以及上海产业援疆工作。上海市援疆前指立足喀什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积极对接两地科技与产业协作,促进相互赋能,优势互补,既科技赋能于喀什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也积极服务于上海科技机构和企业立足上海、服务新疆。希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充分用好喀什的禀赋与优势,积极借鉴上海援疆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的合作经验,布局分支机构,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上海援疆前指将在政策配套、优化环境、联络协调、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做好对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