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东方“感动,身边的美好”——嘉定篇”之一
作者:情义飞扬 更新时间:2025/07/22 16:53:37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明确上海市对口支援青海果洛州,并具体由上海市虹口、长宁、奉贤、青浦、嘉定、黄浦6个区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玛多6个县结对,至今,上海援青工作已走过15个年头。
援青干部一茬接一茬,一棒接一棒,从海拔4米的黄浦江畔,来到果洛州这片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域,成了当地干部群众口中的“上海青”,携手谱写难以割舍“情缘”。
嘉定区援青干部、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副秘书长的周光华通过自身的工作体会,对我们讲述了从2022年7月至今,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如何在前期经验成果的基础上,为了果洛更好的明天,努力助推沪青帮扶合作迈向新征程。从基础保障等设施建设,到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助力公共服务水平由弱向强,随处可见上海援青的成果。
久治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果洛州东南部,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从黄浦江畔嘉定区到三江之源久治县,虽远隔千山万水,两地群众却因对口支援而心手相牵、热情相拥。
嘉定区援青干部、挂职久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远鸿说起三年援青工作,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一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热情,有一种永远鞭策自己向前跑的干劲”去完成援青工作的。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同样在生态。女儿湾坐落在久治县门堂乡,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又因地处黄河谷地,地势开阔,气候较为温和,被称为果洛“小江南”。
嘉定区援青干部立足久治县情实际,紧扣当地生态资源禀赋,充分依托嘉定区后方资源,在产业“四地”建设中寻找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做好久治生态价值的转化运用,即在保护好久治绿水青山“颜值”的同时,挖掘其中的“价值”,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王远鸿介绍:“女儿湾不打算收门票,发展思路是山上有‘看点’、山下有‘卖点’,靠旅游带动周边产业,助力当地经济发展。”2024年上海援青投入项目资金,对景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力争实现全季节运行;2025年,上海援青继续安排项目资金,不断丰富女儿湾“食宿娱购游”高质量体验。
在上海援青支持下,久治县成立了国有文旅企业与地接社,规划旅游线路,承接旅游团队,打造“黄河首曲·女儿湾”景区,在严格控制人类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经济效益。
久治年宝玉则文旅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永智华介绍说,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8.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66.44万元,同比增长20%。
嘉定区援青干部和久治县党委政府利用历年援青结余资金,并配合诸多社会力量,以原久治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基础,以民族团结为纽带,以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打造海通久音三交活动中心。“海通久音”,既表达了“上海通达久治的福音”之义,也体现“海通证券”社会力量主体关键词。在布局和设计上,海通久音三交活动中心以“文化连心桥”为实践载体,主要功能包括音乐教育、美术指导、生态科普、戏剧体验、摄影艺术、未成年人保护、图书阅览、体育活动等多个方面。
久治县教工委专职副书记兼智青松多镇民族寄宿制中心小学校长龚党忠介绍,海通久音三交活动中心作为久治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该中心主要给当地师生提供音乐、绘画、科普等三交活动,嘉定区多批援青教师也曾在此授课。
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卫生院承担着智青松多镇及周边地区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服务范围覆盖智青松多镇4个行政村,服务人口约5000余人。为破解群众就医难题,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青沪两地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入合作,成果显著。
智青松多镇卫生院院长索南拉旦介绍,嘉定区通过资金、人力和物资支持,显著改善了智青松多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条件,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为当地民众的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通过中藏医特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载体,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广泛推广中藏医特色疗法,提供“治未病”的理疗服务,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疗服务,蹚出了一条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新路子”。
一次援青行,一生青海情。随着一棒接着一棒跑的上海援青干部人才与当地干部群众手拉手、心贴心,当地干部群众对他们的亲切称呼也从“上海青”变成了“上海亲”。今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年,也是第五、第六批援青团队轮换交接年。接续推进沪青合作、同向发力,不断拓展广度、挖掘深度、加大力度,上海与果洛还将“亲”上加“亲”,两地将共同谱写团结协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