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协作铺就乡村“金色致富路”
作者:云报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6:28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羊岑乡石登村昊霖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菌棒上肉嘟嘟的金耳密密麻麻,朵朵柔软细嫩,纹理如沟壑。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把一朵朵金耳采摘下来,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羊岑乡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上海对口帮扶云南的政策契机,于2021年成功引进上海昊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成立剑川县昊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7月,剑川县昊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剑川县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剑川县食用菌设施化栽培基地建设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出资在羊岑乡石登村建设食用菌栽培基地。项目规划建设面积52.27亩(34851.33平方米),其中包括食用菌生产厂房4970平方米,食用菌水肥一体化种植温棚18137平方米(109个),食用菌仓储及加工车间2009平方米,以及其他生产经营配套设施6144平方米。
项目2022年4月正式投产使用,投产当年,企业实现总产金耳150万棒,产量800吨;香蕈30万棒,产量280吨;羊肚菌80亩,产量24吨,全年总产值达到4600万元。
项目投产一年以来,辐射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在项目区域范围内解决100个就业岗位和带动30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年用工数已达到13000人次,累计发放石登村及周边务工人员工资130万元。项目全面建成后,可解决周边150个村民(含脱贫劳动力75人)稳定就业,带动400户农户增收。
种植户杨贵中说:“去年,我家试种了几百棒的金耳,收益还可以。今年,我家又种植了1000多棒,每个菌棒政府补助1元,自己只需出0.73元,才几百元成本。公司还提供技术指导,金耳成熟采摘后,公司直接回收,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以后还要多种一些,希望通过金耳种植,增加家里的收入。”
在沪滇协作资金支持和上海销售渠道帮助下,昊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设施化栽培基地积极发挥技术带动优势,进一步强化联农带农效应,以推广“二茬菇入户”的方式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2022年该基地试点发展“二茬菇入户”种植2000余棒,全程为食用菌种植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提升农民自主种植水平。金耳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按分拣验级标准价格进行收购。截至目前已宣传发动报名种植3万棒,力争2023年宣传发动入户种植金耳二茬菌棒10万棒,实现群众增收20余万元。
同时,羊岑乡党委政府还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每棒补助种植户1元,带动试点农户在家里种植金耳,增收5000余元。参与试点的农户们纷纷表示,“有公司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又有政府的政策帮扶,利用家里的庭院空地,我们不用占用农田资源,也不用花费高成本就能实现稳定增收,种得放心,也看到了新希望,来年我们会逐渐扩大种植规模,慢慢走上致富路。”
得益于剑川县良好的营商环境,2022年企业对项目前景进一步提振信心,借助沪滇帮扶资金支持,立项进行了二期投资,建设配套冷库和产品深加工厂房、机器设备等,于2022年8月建设,2023年4月完成验收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