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青教育团队开展“沪青新滇”四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题研讨活动

    作者:上海青     更新时间:2025/04/21 13:42:47  

  近日,由青海省果洛州中小学教研和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果洛州大武民族中学、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共同承办的2025年春季“沪青新滇”四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果洛州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黄勇(上海援青)和果洛州高中英语兼职教研员芮学国(上海援青)策划与组织,得到了青海省中小学教研和教师发展中心、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教体局、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等单位的指导与支持。活动以“基于‘思维可视化’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汇聚上海、青海、新疆、云南四地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索民族地区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路径。

  立足课题引领 共研教学创新

  活动在果洛州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黄勇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表示,本次活动是落实青海省“组团式”教育支援帮扶政策的重要实践,旨在依托《思维可视化提升民族地区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推动教研组建设,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在民族地区的落地生根,促进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课题组长、果洛州高中英语兼职教研员芮学国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目标。他表示,民族地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需突破传统模式,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教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高考蓝皮书》理念的理解与融合,提升教师基于“思维可视化”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一体化阅读课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验证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性。

  课堂展示显实效 专家点评指方向

  上午的活动中,来自果洛州两所高中的英语教师呈现了两节精彩课例:大武民族中学的王延娟老师以外研版必修一《Friends forever:Click for a Friend》为例,通过树状图分析语篇结构,培养学生思维;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的马梅玲老师在外研版选择性必修二《Maquarie Island : from chaos to conservation》一课中,借助鱼骨图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关键信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芮学国讲席名师工作室成员陈铠老师则分享了剑桥原版教材《Live Forever》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通过OREO图发展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

  青海、上海、云南三地专家先后对课例进行精准点评。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王小明认为王延娟老师的课:基于“思维可视化”既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教,也让老师看到学生的学,促进了课堂的深度学习,并且将教学评一体化的课标理念贯穿课堂,可以更好地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王正明认为:马梅玲老师整堂课设计独具匠心,阅读环节层层深入,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及文化意识的培养,小组合作非常高效。云南德宏州盈江县民族完全中学张增亮(上海援滇)认为:陈铠老师的教学设计以思维可视化工具OREO图为核心,贯穿阅读、讨论、写作及评价全过程,体现了“以学定教、以评促学”的理念。接着,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张永霞对上午的活动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张老师结合教师授课评价量表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大方面,进行了高屋建瓴的专业细致点评,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下午的课例由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三位高中英语教师呈现。高一秦瑞云老师在《Stage and Screen:When HAMLET meets PEKING OPERA》一课中,用括号图帮助学生深层理解;高二王晓莹老师在外研社选择性必修三《Unit3 War and Peace:The D-Day Landings》一课中展现的板书思维导图和时间轴令人印象深刻;高三雷有蓉老师针对非连续性的七选五阅读讲评,设计括号图和树状图,直击高考命题趋势。

  在专家点评环节,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陈婷对秦瑞云和雷有蓉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秦老师将阅读中文本材料思维可视化和教学评一体化两个重要的主题实施非常精准,对于阅读文本明线和暗线的处理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有显著的效果,问题链将读前读中和读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雷老师的课紧扣本次研讨主题将七选五进行了思维可视化的总结,引导孩子学会总结和突破难点,师生关系融洽。青海省英语教研员张永霞认为秦瑞云老师的课引导学生找feelings,再找evidence, 这是循证教学的具体落实;王晓莹老师的课利用流程图、词汇云图、时间轴、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事件逻辑,使抽象的历史事件变得直观易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

  专家引领明路径 成果固化启新程

  活动尾声,青海省英语教研员张永霞对全天活动进行总评。她感谢四地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精准点评,并高度肯定四所学校六位教师的课例展示,基于学情、思维可视化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体现充分,并结合课例就教学目标撰写、问题设计、词汇教学、高考复习等做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本次研讨活动主持人芮学国老师对参会的领导、专家和老师表示感谢,并提出“三个转化”:希望老师们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校本教研主题、转化为教师日常实践、转化为学生思维提升的显性证据。他呼吁沪青新滇四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库,持续助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活动是沪青新滇教育协作的生动缩影。通过跨区域智慧碰撞,不仅为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思维可视化”实践范式,更彰显了教育帮扶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未来,四地将继续以教研为纽带,共绘教育均衡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