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批赴滇青年志愿者红河分队组织开展沪滇协作农业科技讲堂

来源:红河农业农村         更新时间:2025/11/24 16:56:31  

  为深化沪滇农业科技协作,推动东部先进农业技术精准对接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产业发展一线,在第28批上海青年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赴滇服务接力队红河分队(以下简称“上海赴滇志愿者红河分队”)的牵头组织下,沪滇协作农业科技讲堂于11月14日在蒙自市成功举办。来自红河州、蒙自市相关农业部门、乡镇农技人员、合作社代表、种植大户及农业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现场学习。

  本次活动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蒙自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创新采用“调研先行、按需授课”模式,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痛点,构建“实地诊断+集中授课+互动答疑”的全流程赋能机制,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

  精准调研先行,夯实授课基础

  为确保讲堂内容的针对性,活动于正式授课前一日(11月13日)组织开展了实地调研,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科学家黄国华教授与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吴雪霞研究员等组成专家调研组,深入蒙自市草坝镇、芷村镇等地,走进果蔬种植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及相关企业,与种植户、合作社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精准诊断当地果蔬种植中面临的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栽培管理等核心技术难题。

  此次前沿调研为后续课程内容的精准定制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了科技帮扶“瞄得准、打得响”。

  四大专题精准对接,构建全链条技术体系

  本次科技讲堂围绕红河州、蒙自市重点农业产业需求,精心设置四大专题课程,着力构建从产前到产后的全链条技术解决方案。

  绿色防控技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科学家黄国华教授以《蒙自果蔬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为题,结合调研实际,系统讲解了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前沿技术与实操方案,为保障果蔬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优质茄果品种,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吴雪霞研究员作为园艺所茄子种质创新和分子育种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聚焦《优质抗逆茄果类品种推介及高效栽培技术》,结合调研实际,针对性推介了口感番茄品种“申粉101”“申粉108”,茄子品种“绿麒麟”“卡拉”等优良品种的核心特性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这些优质品种与适配技术的结合,不仅为茄果产业效益提升提供了关键品种保障,更为当地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土壤障碍治理,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菜田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科学家刘玉凤教授聚焦《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绿色防控的策略研究》,结合设施蔬菜逆境调控研究成果,系统讲解了土壤障碍的成因与综合治理方案,为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玉米高产技术,驱动粮食产能提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中心主任王慧研究员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与育种动态》课程中,重点分享了“申科糯191”等优质品种的选育历程与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玉米产业增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授课过程中,每场讲座均设置互动交流环节,专家针对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确保技术指导精准到位。

  沪滇协作续新篇,科技兴农结硕果

  本次科技讲堂立足红河州、蒙自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精准化的技术指导,构建了从病虫害防控到栽培管理、从品种改良到障碍治理的全链条技术体系,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活动覆盖农业一线人员超百人,有效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与种植主体技术水平。

  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沪滇两地深化农业科技合作的成果。未来,上海赴滇志愿者红河分队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东部优质科技资源向云南汇聚,促进先进农业技术在红河大地落地生根,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