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医疗帮扶助力红河县提升医疗水平
作者:梦想红河 更新时间:2023/08/02 15:54:17
长宁区与红河县结对帮扶以来,不断深化沪滇人才交流协作,持续推进医疗援建工作,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理念带到红河县,帮助红河县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红河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红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镜检查室,援滇医生张子旭正在给患者做胃肠镜检查。张子旭是上海市同仁医院消化道疾病内镜诊疗资深专家,2022年8月他作为长宁区第五批援滇医疗队的一员,来到红河县开展为期一年的东西协作医疗对口援建工作。他说:“我是去年8月份来到红河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援滇工作的,负责胃肠镜的操作。刚来的时候,这边的胃肠镜检查,尤其是无痛胃肠镜检查,相对来说开展得比较少一些。”
来到红河县之后,张子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红河县人民医院胃肠镜技术不成熟、有设备没有技术人员的医疗服务短板,通过与医务人员交流、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了一对一“师傅带徒弟”、各科室内常规业务授课、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等,将专业技术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传授给当地医护工作者。
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诊疗中心主任李俊锋表示,张子旭医生是一名消化疾病专家,自从去年8月来到医院以后,加强了科室消化疾病诊疗、胃肠镜检查治疗的培训和现场教学指导,在张老师帮助下,规范了消化疾病诊疗、胃肠镜检查治疗的能力。红河县人民医院消化疾病患者就医明显增多,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更好地服务了边疆人员的就医需求。
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诊疗中心护士长施英表示,自从张医生来医院后,对我们医院消化内科内镜室的护士进行了一系列专业培训,让护士们能够更顺利地配合医生做好一些内镜方面的检查及治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红河县援建工作的这一年中,张子旭全身心投入到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助力培育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团队、提供一流设备,让老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一流的诊疗服务,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谱写“组团式”对口帮扶工作新篇章。张子旭表示,通过一年的工作,普及了胃肠镜知识,尤其是胃肠道早期病变的重点人群,也顺利带出了两名可以独立完成胃肠镜操作的医生,这对于提升红河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也是有帮助的。
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海荣表示,2022年8月上海选派专家张子旭老师到来之后,我们医院选派了年轻技术骨干跟随张老师学习胃肠镜检查及腔镜下治疗技术,通过一年的帮扶,实现了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技术留下来、人才留下来。县医院成立了消化内科,为全县人民的消化系统疾病保驾护航,有效地提升了医院的检查及治疗能力的提升。
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多年来,随着东西协作医疗对口援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上海市长宁区整合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因情施策选派专业医疗团队“组团式”帮扶红河县,持续精准施策结对援建红河县实现人才“造血”能力,让全县老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助推红河县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