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做东西部协作的宣传员、联络员

    作者:沪滇协作     更新时间:2023/08/02 16:04:03  

2022年7月,金山区五名援滇干部启程,远赴金山区对口的云南省普洱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援滇工作。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与新一批队员完成交接后,近日,四名援滇干部返回金山区,援滇期间,他们做了哪些工作,一起去了解一下。

樊国庆是金山区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资深记者,多年新闻采编工作中曾多次赴云南省普洱市采访东西部协作工作,同时还曾经在云南攻读硕士研究生。带着对对口地区和东西部协作工作深深的感情,一到普洱市,樊国庆就立即投入到忙碌的东西部协作工作之中。

视挂职为任职 迅速融入角色

东西部协作工作专业性强,考核评价细,通过查阅资料文件、收听收看各类会议、系统培训以及深入县(区)乡(镇),樊国庆第一时间实现角色转换,一年间,他跟随援滇干部走进对口县全部援建项目点位,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有力推动东西部协作项目顺利实施。

作为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普洱小组的联络员和区派科级援滇干部联络员,樊国庆充分做好前方机构与后方责任单位的沟通衔接工作;落实岗位责任,精准核对数据,秉持高度负责态度和精益求精作风,每月按时、保质完成上海市对口帮扶资金项目计划进度月报工作;按照规范格式收集、汇总和报送援建项目进度、资金划拨情况、对口帮扶协议指标及重点援建任务落实情况等数据;做实备考基础台账和国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内容清晰、底数精准;作为专班成员抽调至市政府驻昆明办事处,为沪滇双方在信息互通,交流对接等方面发挥桥梁作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教育是关键。樊国庆引入妙可蓝多企业捐赠价值38万余元奶酪棒给墨江县孟弄乡小学全体学生试点一年增加营养;引入人民能量基金会捐赠金山对口四县四十多所学校,价值63万元书籍及体育用品物资;还结对资助了镇沅县民族中学高中生,展现了援滇干部的风采。

在普洱市期间,樊国庆积极融入当地干部群众,主动参加党员活动、公益活动、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总领队带队50人来上海参加普洱市乡村振兴管理干部培训班;发挥媒体出身优势,为普洱市东西部协作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在省市级,国家级媒体发稿,提高普洱市东西部协作工作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同时,协助援滇干部,完成各类上海市考察团、调研团来普期间的接待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招商引资和两地交流交往。

聚焦产业发展 实现优势资源互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有着招商引资工作经验的张东杰一到岗位上就着力在产业振兴中下功夫。协助援滇干部全面融合上海对口帮扶项目补助政策、金山区总部经济扶持政策、云南思茅产业园区投资奖励政策等内容进行政策打包,以此成功与昆明绍兴商会达成了招商合作,实现两地联动招商。

与前方援滇干部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地优势充分结合,逐步形成了“东育西产、西品东销”的可循环发展模式,有力促进农业合作的提质增效,2023年2月,央视四套予以了报导。同时,协助宁洱县拓展产业协作舞台,建立两地园区共建机制,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宁洱县纳入东西部协作考核实际到位投资增长2.2亿,增幅超1000%。

聚焦消费协作,助力巩固脱贫成果

协助推荐宁洱县属地企业参与“云品出滇,云品入沪”活动,努力用更加优异的市场回报促进更大力度的消费帮扶,2022年,共向东部地区销售当地特色农副产品4200万元,销售数据同比上升200%。积极参与区域特色品牌创建,推动提升产品附加值。围绕普洱作为全中国最大咖啡原产地及上海作为全中国最大咖啡消费地的契机,积极参与助力普洱咖啡产业由初级产品供应商向精深加工产销商转变。

同时,张东杰还协助推动农业合作向绿色生态领域延伸,将云南玉溪庄园的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引入金山枫泾,并通过蚜茧蜂在上海进行科学实验论证。

主动快速融入,积极用心投入

李守富是金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在他的单位班子成员中,3人都不同形式参加过援滇工作。到达墨江县后,为了尽快适应当地的“语言关”,李守富专门向局里找了地方方言手册,方便融入。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工作,对2021年的全年工作全面回顾,对2022年上半年的工作重新梳理,对下半年工作制定计划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年底考核高质量完成。来到墨江3个月,就跑遍了县域内12个镇3个乡,每到一处详细了解项目推进情况、企业发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力争让援滇项目和资金发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最大效益。同时,做好沪滇协作典型经验和做法的宣传者,充分挖掘和提炼援滇项目、援滇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效,先后通过新华社、人民网、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和平台报送东西部协作相关报道40余篇,形成浓厚的支持鼓励对口协作工作的社会氛围。

立足墨江所需,尽己最大所能

紧紧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东西部对口帮扶及山海协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及时梳理、汇总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建立“需求清单”。时刻把墨江的一些现实需求放在心上,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呼吁,不遗余力为地方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在援墨小分队共同努力下,一系列“需求清单”变现为“幸福清单”。2022年以来,2台电子教学设备、几十名困难学生的爱心资助、200台电脑、数台农机设备及上千个秧盘、等“需求清单”一一兑现。把“需求清单”变现为“幸福清单”,从深处入手、从实处谋划、从细节发力,老百姓看在眼里,铭在心上,获得感更足了、幸福感更强了。

聚焦重点任务,扎实高效推进

援滇项目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参加项目实施过程中,倒排施工节点、克服雨季影响抢抓进度,指导项目实施单位科学调配周期,细化要求、明确责任、下沉一线、挂图作战,确保资金拨付进度与建设进度相匹配。能否高质量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是检验东西部协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考核冲刺阶段,连续一周在办公室加班至凌晨,在科室团队的共同配合,对每项考核指标再次深入分析,厘清逻辑关系、把握考核要点、逐项梳理材料。同时,积极向金山区合作交流办、普洱市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请教,在持续沟通中不断优化台账、推动工作,力争做到“常规题”不失分、“创新题”有突破。

回望在墨江县的点点滴滴,更多的是收获和感恩,感谢组织的关心和支持让自己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上锻炼和提升自我,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宽广、思路更加开拓。援滇期间,通过下基层、听汇报、走一线、跑项目,深刻地感受到东西部协作工作重要意义和当地渴望发展、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在完成全年各项工作后,李守富郑重向组织申请延期一年,并获得组织批准。新的起点、新的一年,立足墨江所需、上海所能,李守富继续当好沪滇两地深厚情谊的传递者、助力援滇项目联农带农的实践者、挖掘沪滇协作典型的宣传者,让青春年华在援滇岁月中绽放不一样的风采。

一年的挂职工作中,来自金山区石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陈铭明最大的感触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

全力以赴做好2022年度考核工作。对标对表,认真分析研究考核指标,查缺补漏,完成了2022年的东西部考核中的账本材料;2023年协助援滇干部成功引进上海顺拓在景东注册成立云南新枫景包装公司,目前生产蓝莓塑料包装盒2000多万个,实现产值400多万元,年内预计产值达500万元;协助援滇干部做好2023年新项目前期要素保障工作的相关准备工作;做好消费协作数据收集和录入工作,2022年完成消费协作数据收集和录入8400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完成消费帮扶数据收集和录入5480万元;完成3篇关于东西部协作的宣传报道被“人民网”录用;完成2022年携手兴乡村工作,主要做好景东县各结对乡镇项目审核工作、做好与金山区各结对乡镇、单位沟通工作并且完成帮扶协议签订工作和后续的项目跟进工作。

陈铭明表示,一年的援滇工作取得了很多收获。在与景东同事们共同工作的点点滴滴,共同奋战中收获一份他乡是故乡的感动;在云南同事身上看到的一种不怕畏惧,脚踏实地的工作激情中收获了一份提升;在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后,项目取得如期成效中,收获一种成就。

去年轮换初期,在援滇干部指导下,来自金山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刘希平用2个月时间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座谈、查阅台账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开展针对东西部协作项目全方位的调研,形成了一篇东西部协作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围绕调研中发现的利益联结缺失问题针对性开展后续工作。协助援滇干部引进上海复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实产业投资2500万余元,盘活了镇沅农康公司的养猪资产,解决了困扰多年产业分红“5+1”工作。

临近轮换期间,为顺利推进今后的沪滇协作项目,刘希平结合一年来的工作经验围绕项目的谋划、申报、实施和后续运营等环节起草编制了《镇沅县沪滇协作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对沪滇协作项目的各环节做出了更细化的规定,为镇沅县今后沪滇协作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更强劲的管理参考。

一年来,围绕考核标准扎实完成了2022年东西部协作的各项工作任务,镇沅县在2022年度云南省东西部协作考核中取得“好”的等次。2023年,刘希平严格按照金山区及普洱市的各项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做好前后方沟通,及时收集整理各类台账资料,为2023年的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