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专家重返克拉玛依市传帮带,续写医疗援疆情
作者:上海援克 更新时间:2025/03/31 14:52:39
2023年,作为中组部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潘有贵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来到克拉玛依市。彼时,当地肌张力障碍疾病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技术尚属空白,患者需至疆外就医。凭借十余年该领域诊疗经验,潘有贵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带领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成功开展首例眼睑痉挛、面肌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填补了地区技术空白。
援疆期间,潘有贵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开启“传帮带”模式,将肉毒毒素浓度配比、注射技巧、不良反应处理等核心经验倾囊相授,重点培养冯微等本地医生。通过病例研讨、操作示范、临床带教等方式,潘有贵系统构建了本地肌张力障碍疾病诊疗体系。
去年10月返沪后,潘有贵仍心系边疆患者。面对“何时返克”“能否再来”的殷殷期盼,他积极协调,于近日再度启程。3月9日,这个普通周末因师徒重逢而意义非比寻常——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潘有贵与自己“传帮带”的医生冯微并肩作战,共同攻克复杂病例。
从诊断依据梳理到多方案权衡,从精准注射到疗效追踪,师徒二人以严谨态度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涵盖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面肌痉挛等多种病症。不仅服务本地患者,更吸引乌鲁木齐、伊宁、阿勒泰等地群众慕名而来。一位患者激动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上海同质化医疗服务,真是解决了大难题!”
此次克拉玛依之行,潘有贵不仅指导完成多例高难度注射治疗,更组织专题病例讨论会。针对书写痉挛、卒中后肢体痉挛等疑难病症,他引导医生团队结合病史、检查数据进行多维分析,培养临床思维。同时分享上海前沿理念,助推本地诊疗水平提升。
潘有贵的“二次援疆”,生动诠释了“离克不忘克,离疆更爱疆”的深情厚谊。作为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自治区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医院通过技术引进与人才培养双轮驱动,已能自主开展多项高难度治疗。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即可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经济负担显著减轻,民生福祉切实提升。
这场跨越万里的医疗接力,不仅留下带不走的医疗技术,更架起沪克两地医疗合作的桥梁。正如潘有贵所言:“技术援疆不是短期行为,而是要让先进理念在边疆落地生根。”未来,随着更多援克医生的加入,克拉玛依的医疗卫生事业必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