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韬:用“上海理念”实现“喀什速度”

来源:上观新闻         更新时间:2018/01/18 02:02:07  

  【摘要】这两年,新疆医疗圈盛传着“喀什传奇”,说的是地处南疆的喀什二院,只用了9个月就从二甲升为三甲。新疆自治区卫计委2015年底的统计数字发现,喀什地区患者到自治区看病的医保报销比例下降了30%,而这30%中的80%,都去了喀什二院。这意味着,老百姓得了大病后长途跋涉到乌鲁木齐求医的情况正在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喀什二院的许多医生写上了SCI论文,而且是南疆医学界史上最高分。有50余名医生和护士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这几乎相当于整个南疆原医学研究生数量的总和!如今,喀什二院的医生们去乌鲁木齐开学术会,组织方都会将他们从后排请到第一排就坐……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口述前记】吴韬,1973年3月生。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担任中共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第八批)党委委员,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法人代表),上海援疆医疗工作队领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WDCM上传图片

  这两年,新疆医疗圈盛传着“喀什传奇”,说的是地处南疆的喀什二院,只用了9个月就从二甲升为三甲。新疆自治区卫计委2015年底的统计数字发现,喀什地区患者到自治区看病的医保报销比例下降了30%,而这30%中的80%,都去了喀什二院。这意味着,老百姓得了大病后长途跋涉到乌鲁木齐求医的情况正在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喀什二院的许多医生写上了SCI论文,而且是南疆医学界史上最高分。有50余名医生和护士考上了复旦大学研究生,这几乎相当于整个南疆原医学研究生数量的总和!如今,喀什二院的医生们去乌鲁木齐开学术会,组织方都会将他们从后排请到第一排就坐……

  大家都在说,喀什二院在短短不到3年时间内实现了“凤凰涅槃”。而我,作为上海第八批援疆医疗队总领队、喀什二院院长兼法人代表,有幸主持并见证这一切,能够将上海的理念植入当地并实现“喀什速度”,能够探索出一种“可实现、可持续、可评价”的“组团式援疆”新模式,并得到中组部等国家四部委高度肯定,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我也尤其珍惜这段能够让人生出彩的难忘经历。

  抓调研创三甲,立足喀什百姓所需

  2013年8月,我作为援疆医疗队总领队先期抵达喀什, 2014年2月,我带领其他23名援疆医生正式开展工作。自此,为此3年半的第八批上海对口帮扶喀什二院工作全面展开。

  这一年,我四十不惑。

  喀什二院与我们新华医院颇有缘分,都成立于1958年。不过,当我刚刚到达喀什二院时,这个承担着喀什地区12个县市500多万人口医疗服务任务的医院,却着实让我倒抽一口气——医院门口就如停车场,助动车、轿车、三轮车、毛驴都挤在一块儿,卖馕、卖酸奶、卖水果的小贩摆摊成一长条,其院容院貌简直不堪入目。

  到2015年1月,当喀什二院以自治区所有参评医院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时,我和全体职工们都噙出了泪花。

  可是这一年,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父亲。2015年第一次回去看他,是他突发脑溢血,我回老家安排协调诊疗,又匆匆离开,当时他仍躺在重症病房;而第二次回去,则是他出殡。一年后即2016年7月26日,是他的祭日。那天下班后,我让厨师炒了几个小菜,悄悄拿到自己宿舍,翻出手机里我和父亲的合影,斟上两杯酒,跟父亲汇报起两年来的援疆成果……

  抓学科,重人才,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创三”虽已成功,但这功劳簿,不是用来躺着的,而是用来超越的。

  2013年我先期到达喀什展开卫生需求调查研究时,就针对南疆地区高发病、常见病、疑难危重疾病和群众就医需求,明确了援建工作的重点领域。医疗队到达喀什二院后,根据前期调研成果,充分依托后方资源,先后协调组织加强上海7家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对口援建7个“沪喀疾病临床诊疗中心”,立足百姓需求开展援疆工作。同时,实施“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强调“强强联合、特色互补”,在南疆率先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DT)。在7个中心的示范引领下,喀什二院先后有11个学科入选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进入自治区第一方阵。

  另外,喀什二院的科学研究亦屡获丰收。原先,喀什二院医生只关注临床,教学和科研意识淡薄。于是,我有意识地鼓励他们写论文,鼓励他们查国内外文献,并负责为他们修改,记得一篇论文,我修改了11遍后成功发表在国内核心权威医院管理类期刊。

  此前,医院大多数医生从未听说过国际权威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短短2年时间内,他们在上海援疆医疗队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就有8篇论文在SCI期刊发表,单篇最高IF6.17,是新疆近年来IF最高分SCI文章。2015年和2016年连续2年,他们的论文还被欧美重要学术会议接收并进行会议交流,麻醉科、眼科和消化内科分别受邀参加欧洲麻醉年会、欧洲眼科年会和日本消化疾病年会。2013年以来,医院共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项目总数处于新疆各地州医疗机构领先位置。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推动下,复旦大学开设“在职研究生培养项目”,已累计录取51名喀什二院临床、医技、护理、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生,2016年,第一批9名学员顺利毕业,获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这种跨省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新疆卫生界尚属首次尝试……

  我想,上海医生来喀什挂职,多看病,多开刀,虽然是一条支援路径,然而病看不完,刀也开不完,专家一走,踏雪无痕。所以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才能给当地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重内涵,强辐射,切实服务“一带一路”

  初来喀什时,当地想把医院床位从800扩张至1000张,以显示“大医院气派”。但我坚持保留原有规模。

  上任喀什二院院长之前,我是新华医院副院长,对管理颇为痴迷。我的临床专业是麻醉,院领导有意培养我向管理人才转型,在美国哈佛医学院、休斯敦医学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多所名校留学时,我的主攻方向是职业化医院管理,因此深知精细化管理、内涵建设出效益的道理。

  所以援疆之前,我就坚持在第八批17名上海援疆临床医生之外,向上海大后方要求新增6名卫生管理人才,以帮助喀什二院培养本地医院管理苗子。喀什当地多次想扩张床位,但我一再强调,床位数、职工数其实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医院运行质量及服务效率。我跟医院职工说,“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床位也是800多张,但诊所最重视的理念便是‘患者需求至上’……”。

  我开始有意识地发掘本地管理干部,抓紧要把他们扶持和培养起来。譬如唐献江,起初他对管理毫无兴趣,升任医院副院长后,他仍热衷于临床工作。但我认定他能管理,三番五次找他谈心,还从上海快递来大量医院管理书籍,我自己看后,折角划线,再交给唐献江看。唐献江起初硬着头皮摸着石头过河,先后分管过医院的医疗、后勤、财务和信息化等领域,但他很快就上手了,而今,他已是满嘴一站式服务、预算管理、绩效改革等新名词了。

WDCM上传图片

  上海援建的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大楼

  管理其实是个系统工程,我主要通过“四个构建”来完善和优化医院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的。

  一是管理构建。明确目标责任,开展全员、全岗、全过程路径管理,实行绩效管理,推动岗位能级评定,创新开展降本增效,节能减耗,后勤社会化,门诊一站式服务等工作举措;二是信息构建。上线南疆第一个门诊服务APP,实现移动办公自动化,建立了新疆首个容灾机房,在全疆率先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测评。构建远程诊疗中心、互联网医学中心、掌上互联网络教育学院等,2015年成功获批为中国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统计专业委员会新疆分会主委单位,着力打造数字、绿色的智慧型医院;三是文化构建。在南疆率先创建“医院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凝练医院院训,设计制作院徽;四是品牌构建。实施“重点学科群建设计划”,强调“强强联合、特色互补”,在南疆率先推广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DT),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分队,探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品管圈”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建立与完善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水准、高品质医疗服务,逐步实现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

  2013年到2015年,喀什二院年门急诊量、手术量分别增长55%和75%,而且除喀什地区外,南疆其他地州乃至周边国家的居民也前来就诊,医院的服务水平得到国内外患者的一致好评。结合喀什地区实际情况,援疆医疗队已累计开展新应用项目250余项,完成新技术诊疗6000余人次,填补了新疆、南疆及喀什地区的多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