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布衣:润物细无声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严布衣     更新时间:2018/02/02 03:28:46  

  【口述前记】严布衣,1981年9月生。2014年2月起,先后担任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第八批)巴楚分指挥部成员,上海援疆(第九批)巴楚分指挥部副指挥长、巴楚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WDCM上传图片

  2014年2月22日,对于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早上5点多,怀孕的妻子就起床给我准备早餐,尽管只有面包牛奶加荷包蛋,但这天她做得特别认真精致,吃完早餐家里人都来给我送行,临出门她还是没有忍住,哽咽着和我道别,我停顿了一下径直出了门,为了不让她去市委党校送行,我还专门提前做了工作。到了市委党校,等我们合影完毕后登车前往浦东机场,我拨通妻子的电话,告诉她我们已经出发,电话里她再一次哭出声来,安慰几句后我赶紧挂断了电话。

  这一天我们从上海出发开始了三年的援疆之路,走进了喀什噶尔。巴楚县距离喀什280公里,走314国道,四个小时车程,远远看到一座还未完工的铁塔,渐渐就进入到了巴楚县城,一条喀什河将县城分为新老城区,当地干部告诉我们,新城是在上海第七批援疆的三年时间里才建设起来的。

WDCM上传图片

  巴楚有什么,缺什么

  巴楚分指挥部位于当地的一个居民小区内,同来的干部、医生和教师同吃同住在一起,开始了三年的集体生活。第二天我们就前往县里各自岗位报道,我在县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担任副主任一职,负责产业援疆的有关工作,联系农林牧渔、工商业等8个部门的项目推进。

  这时候前指总指挥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想要弄清楚这三个为什么,首先要明白巴楚有什么,缺什么的问题,当时前指就提出来增进交流交融交往的理念,鼓励我们多和当地干部群众接触。

  我也开始了紧锣密鼓地下乡村入户调查,足迹几乎踏遍了巴楚县的12个乡镇,了解到当地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除棉花、红枣、核桃以外,还有巴楚蘑菇、巴尔楚克羊肉、库克拜热甜瓜等特色农畜产品,随着国际市场棉花价格连年下跌,巴楚棉农种植面临亏损,农民收入持续下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减棉增果优畜的发展策略,从而使林果业种植面积增加,但产销对接不畅,亟待疏通。

  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

  自认为打小在新疆长大,足够了解新疆的我,也对南北疆的差异感到震惊。巴楚属于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自治区贫困县,有些农民的房子还是土块堆砌,家中只有一些必要的寝具,喝的还是涝坝水,种植水平、养殖技术都处在初级阶段。

  记得在巴楚镇了解居民蔬菜副食品供应时候,发现当地蔬菜价格很高,冬季黄瓜零售16元/kg,并且蔬菜品种很少。大棚蔬菜供应不足,本地菜多数是由汉族农民种植,维吾尔族农民对种菜技术尚难掌握,大量蔬菜从阿克苏调运,并且控制在仅有的两三个批发商手中,导致副食品蔬菜价居高不下。

WDCM上传图片

  在恰尔巴格乡16村的路边遇到一名放羊的年轻人叫艾买尔江·阿布拉,家里有5口人,自己放养着40只刀郎羊,通过交谈了解到去年有50只羊,卖掉6只,生下6只羊羔,剩下的因为缺乏技术指导生病死掉了10只,现在还有40只羊。如果按照这样下去养殖数只会越来越少,冬季又缺乏饲草料,养殖成本很高。家里另外有10亩红枣地,一年有8000元的收入,加上卖羊的钱,家庭总收入也就14000元左右。

  在琼库尔恰克乡与伊合散合作社的理事长卡迪江交流中,发现农民种植的瓜果滞销,很多都烂在地里。巴楚地处偏远,运输成本和损耗都很高,老板来包地也会把价格压得很低,还有些老百姓把瓜存在瓜窖里想着等天冷了拿出来卖个好价钱,可往往技术不过关,50%以上都会坏掉,拿到市场上销售的也有部分已经腐烂。其他农特产品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走访初步了解了巴楚的现实情况,对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有了较清晰的设想。

  关注民生 交支票不交责任

  在援疆工作中,我们着重关注民生发展,结合实际编制援疆项目规划,按照前指“四为”精神,本着交支票不交责任的态度和当地干部一起做好项目的推进。

  打造“菜篮子”工程,运用援疆资金引导巴楚本地菜篮子企业,建立了“保供稳价”机制和蔬菜副食品价格监测员队伍,在县城建立了22家平价蔬菜直销店联网监测,实现冬季储备、乌鲁木齐直供、增加蔬菜大棚实现本地种植等多种方式满足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通过监测员掌握各乡镇蔬菜副食品价格变动情况,适时开通直送车辆下乡平抑菜价。现在的蔬菜批发市场不再由2-3户商家垄断,实现了20余家的竞争局面,蔬菜副食品品种多样化,价格合理化。

  2014至2016年,我们在农产品销售上从小试牛刀到创造品牌,取得了不俗地成绩。为了把巴楚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华东乃至全国市场。2014年夏秋两季,琼库恰克乡伊合散农业合作社在分指挥部的帮助下,将本地产的28吨伽师瓜、库克拜热甜瓜运往上海水果市场销售,收到较好效果,为巴楚县特色鲜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开创了先河。果品在运抵上海的1天内即被上海合作商和分销商抢购一空,此后该果品进入上海家乐福超市销售,此举帮助该合作社盈利约2万余元。

WDCM上传图片

  2015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西果东送”项目,与企业合作建立巴楚县特色农产品推广中心,在上海、浙江建立直营销售点6个,实现了400多吨各类农特产品的销量,价值600余万元;建设巴楚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搭建电子商务进农村三级服务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

  2016年,更是提早谋划,打造一块带不走的金字招牌。3月至9月,在巴楚县委县政府、分指挥部的共同推动下,与维吉达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启动“库克拜热甜瓜”的推广销售项目,利用订单农业模式,以“互联网+扶贫”的方式提升产品种植标准和产品品质,用现代供应链方法推广当地产业,通过电商方式助农销售,推广巴楚县特色农产库克拜热甜瓜,帮助当地农民脱贫。创造了“巴楚留香瓜”地域品牌并且留在了当地,为特色林果产品大量销往内地市场打开了一条极为有效的通道。

  畜牧业对于南疆地区来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由于缺乏大面积的天然草场,规模化养殖的成本相对就比较高。北疆人都说喀什的羊肉很好吃,喀什人又会说巴楚的巴尔楚克羊最好吃,美中不足的是养殖成本高,羊肉价格最高时是北疆(以伊犁为例)的近一倍。如何降低养殖成本,如何与维吾尔族的养羊习惯相结合促进扶贫增收,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面。

  通过援疆资金支持,我们逐渐从建设棚圈向精细化管理、小规模化养殖、品牌化宣传的方向发展。2015—2016年,在上海援疆指挥部和分指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引入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的疆南牧业,巴楚县提供场地人员,上海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吸收周边农户参与,建立了兵地沪羊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采用“投畜还羔、增值分成、滚动发展”的方式试点推广,形成企业技术服务+合作社委托管理+农户进场劳动的方式,解决了类似艾买尔江·阿布拉家的难题。

  好雨知时节 润物细无声

  2015年,分指挥部提出对巴楚蘑菇、巴尔楚克羊肉、库克拜热甜瓜三个巴楚县的特色产品进行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全部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得认证保护。在阿里巴巴上班的好友在介绍巴楚的时候,往往会通过巴楚三宝展开。

  我们对巴楚都已经烙下了深厚地情感,翻看各位的微信朋友圈就能感受到。三年时间,阿喀高速、三莎高速通车,三莎高速防风林带项目启动;三岔口公路物流港启动建设,三岔口镇即将恢复往日繁荣;三岔口至县城的26公里道路两旁已形成林带,2014年远望着的铁塔已投入使用,我们开玩笑时叫它“巴菲尔”铁塔,它与喀什河景观带,每日夜晚相映成辉,是巴楚县的一道风景;老城改造如火如荼,新城向北继续延伸,配套更加完善,居民开始用上了微信支付;我们也住进了新的援疆楼,更多地老百姓搬进了安居富民房,大改水工程已经启动。

  援疆让我们有幸在丝路古道上,侧耳聆听远处的驼铃声响,亲身经历祖国西部的巨大变迁。对于我个人来说,不仅收获了成长,还从一名丈夫升格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给第一个女儿取了维吾尔语的小名“艾米拉”(小伙伴),寓意民族之间亲如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