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挂牌仪式暨2023上海——六安共青团对口合作项目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
作者:青春上海 更新时间:2023/04/06 16:05:20
3月31日上午
“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挂牌仪式
暨2023上海—六安共青团
对口合作项目启动仪式”
在希望工程教师上海培训基地举行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潘晓岗,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书记上官剑,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副书记、省青联主席李波,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市青联主席丁波等出席活动。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郭美荐
郭美荐表示,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挂牌是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精神“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共同推进希望工程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努力把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打造成为青少年提供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全国希望小学教师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学校,打造成共青团、全国青基会系统、公益伙伴等共同学习交流的阵地。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潘晓岗
潘晓岗对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正式挂牌表示祝贺,并提出要把握中央对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共同做好上海—六安对口合作这篇文章。上海与六安两地共青团形成了很多“拿得出”“叫得响”“立得住”的工作品牌,期待未来能更好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突显两地共青团优势,组织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参与上海—六安对口合作,为深入推进上海合作交流对口支援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惟有教育先行,希望永存
在启动仪式上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
党的二十大代表
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兼职副书记
苏明娟
也来到现场
她自身的经历
就是希望工程发展最好的印证之一
从1991年《我要读书》摄影作品中
那个渴望上学的小女孩开始
她是公益行动的受益者
而后也成为了传递公益理念的践行者
现场还有
来自安徽省六安市来沪培训的教师
上海希望工程公益合作伙伴
以及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希望网校志愿服务团队等
共同见证这一难忘的时刻
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挂牌
播撒新时代希望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30周年时强调,“共青团要把希望工程这项事业办得更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在团中央和中国青基会指导下,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挂牌是上海共青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精神的具体举措。
此次挂牌的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培训基地”)坐落于松江区小昆山镇,毗邻“陈云纪念馆”,是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上海青基会”)直属管理的单位,作为全国首个希望小学教师培训基地,这里已成为上海希望工程服务全国的重要窗口。
早在1997年,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关于“要大力支持希望工程建设”的有关精神,上海青基会动员社会力量自筹资金,于1998年创建培训基地。该培训基地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拥有多功能教室、报告厅、会议室和餐厅等。近年来,培训基地已为新疆、西藏、青海、贵州、云南、江西、陕西、安徽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免费培训了 22000多名希望小学教师,受到全国各兄弟省市高度赞誉,“教师培训”项目也被评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好事” 。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其中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博世中国、博柏利(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蝶翠诗商业有限公司、上海波克公益基金会、上海市大华公益基金会、理象国、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中天爱心慈善基金会荣膺“2020-2022年上海希望工程最佳公益伙伴”。
2020年以来,上海希望工程进一步提升培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并增设《伟人毛泽东风采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红军小学展》、《雷锋摄影展》、《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事迹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摄影展》、《上海希望工程展》等10个展览,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引导其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据介绍,挂牌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后,这里将成为上海共青团服务全国、服务革命老区、擦亮“希望工程”公益品牌的重要载体。同时,培训基地也承担着希望工程迭代升级后的新使命——孕育更多的园丁,让公益的力量穿越山海,播撒新时代的希望种子。
上海—六安共青团对口合作启动
谱写革命老区合作青春篇章
希望工程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上海与革命老区六安结下浓厚情意
书写感人故事
六安是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所在地
更是上海希望工程项目第一批援助地
“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也是六安金寨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上海希望工程在六安
援建希望小学累计39所
总金额超过1000万元
2022年5月
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改委印发
《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
明确了上海市与六安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同年10月
上海共青团与六安共青团
建立对口合作机制
在建立工作机制、争取专项资金
形成项目清单、开展线下对接
启动特色项目、区县牵手合作等方面
有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从去年12月至今,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携手推出了一系列活动:
“青心护航”—上海六安12355青春守护者行动
开展公益直播课25场,累计服务六安市学生8.5万人次
团青浦区委开展“手拉手 心连心”爱心捐赠活动
向六安对口合作县的困境青少年送去爱心包裹
“临港杯”第九届“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六安青年企业家受邀来沪参加,在决赛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团聚爱 一起上——‘逐梦宝贝’关爱行动”公益项目
邀请6名热爱足球的六安青少年来沪开展公益足球之旅,与上海海港足球队员进行交流互动
在诸多对口合作的项目中
希望工程2.0版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
与30年来的希望工程硬件援助相比
上海与六安启动希望工程2.0版项目
更注重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从“帮助人”到“育好人”的转变
更好彰显希望工程育人功能
在关注“物”的硬件帮扶基础上
更注重关注“人”的软件支持
聚焦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据介绍,在仪式上签约的上海—六安希望工程2.0版项目除校舍援建和困难青少年资助之外,还包括师资力量的培训,“希望网校”共建、校园和社会实践平台共享等项目。本周,由上海青基会、上海希望志愿中心举办的“安徽六安希望小学教师培训”已经开班,42名六安希望小学、农村小学教师来沪参加培训。同时,由上海青基会、上海希望志愿中心牵头实施的“希望网校”项目也已经在上海援建安徽六安的10所希望小学开课。目前共开设英语、音乐、美术、朗诵四门课程,每周总计20课时,覆盖学生600多名。师源主要依托华师大、上外、上师大等师范类、语言类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线上直播授课的形式让乡村学校受益。
“星火来自石库门,星火点燃大别山。”红色血脉相连的上海和六安,未来之路路远迢迢,合作前景无限美好。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六安团组织的合作项目,将以希望工程2.0版为带动,继续从宣传弘扬红色文化、做实做强希望工程、加强培训基层团干、推动青年人才交往、打造12355品牌课程和强化少先队工作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对口合作项目库,充分发挥共青团之所长,为对口合作工作深入开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沪培训教师感触深刻
续写山海浓浓情谊
此次来沪参加培训的
六安市城北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巴丹丹
告诉记者
短短几天的培训
让大家感受深刻,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们切实领略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风采,感受了上海的浓浓人文情怀和先进教育理念;在这里,我们增进了友谊,开拓了思维,更新了自我,更积蓄了力量。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
更加坚定了六安老师们学习不辍
育人不息的决心
巴丹丹表示:
对孩子进行精神的引领,信仰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此次学习培训为新的起点,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带回学校,带回大别山,为党做好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工作,为山海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续写上海和六安之间的山海深情。
“希望网校确实为我们学校填补了一些课程的缺失,目前我们四年级对接的是一堂朗诵课,六年级对接的是一堂英语课,两节课下来,我觉得上海这边的高校志愿者老师非常负责,备课很充分,而且与同学们的互动很多。”六安希望网校的实施学校老师表示,这种直播教学的互动性与以前录播模式的网课纯粹的灌输不同,同学的反馈老师可以立即接收到,并与同学迅速交流、指导,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教学的质量。
希望网校的模式解决了
当地希望小学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
例如舒城县千人桥小学
该校大约有1200多名学生
但教师只有57位
基本上2个教师对口1个班级
而且当地主要是缺少
音、体、美这些小学科的专业教师
这些课程很多都是由
语文、数学老师在兼职
随着希望网校项目的推出
为许多希望小学填补了课程的缺失
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志愿者
展现出的专业、负责、亲切等特质
也受到了六安师生的一致好评
未来,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
依托共青团组织优势
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
希望网校的模式
也将继续优化、普及和升级
通过团委、企业、学校的多方合作
希望网校也将形成
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逐步扩展到六安市其他有需求的乡村学校
此外,希望网校项目也将结合
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
计划组织大学生志愿者
到六安当地学校开展线下教学
据了解,希望工程2.0版还将在多个维度推动优质项目,例如针对六安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希望小屋”项目,将依托原有住房打造困境儿童独立空间,对原有住房进行规划、设计和装修,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再如,通过共享上海希望工程互联网公益筹款平台,融合互联网+公益的理念,开展两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态化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公益效能。
苏明娟
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党的二十大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兼职副书记苏明娟表示:“这次来到上海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看到来自家乡安徽六安市的42名希望小学的老师,在这里参与了为期五天的学习和培训,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感动。相信这些老师回去以后,会把在培训基地里学习到的课程知识无私地浇灌给家乡的孩子们,为山区里的学弟学妹们带去更多的希望。我相信,随着培训基地课程不断丰富拓展,未来会有更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和孩子们受益,希望的薪火将能够代代相传!”
合作跨山海,探索无止境
在希望工程全国培训基地挂牌之后
上海—六安将持续发力,继续努力
共同打造希望工程2.0版
使其成为提升两地共青团
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