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来源:央视新闻         更新时间:2025/10/27 15:22:15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我国自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党中央决定设立5年过渡期,5年来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脱贫人口和全国农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守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过渡期以来,各级各地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纵向贯通中央、省、市、县、乡镇、行政村6个层级,横向联通多个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共用,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农业农村部帮扶司司长 许健民:截至目前,累计帮扶近70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其余也落实了针对性帮扶措施。超过85%的脱贫户和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帮扶措施。

  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每个脱贫县都培育形成2~3个优势特色突出、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

  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过渡期以来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每年都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2588元增长到2024年的17522元,连续4年增速超过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6.6%,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