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烂阳光下,共享发展新成果——闵行篇

    作者:长三角之声     更新时间:2023/08/23 16:19:2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上海援滇干部们常年驻守一线,怀着赤子之心,用努力和汗水助力地方发展,致富当地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他们满腔热诚、深耕基层;在上海对口帮扶工作中,他们跨越山海、全力以赴。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给您带来的是“在灿烂阳光下——共享发展成果,闵行篇”之一,和大家一起关注,上海闵行区对云南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施甸县、昌宁县的对口帮扶工作。

今年六月,闵行区与云南省保山市举行2023年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会上,闵行区分别与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签署了2023年对口帮扶协作协议。今年,闵行区将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上海市、云南省工作安排,围绕“保山所需、闵行所能”,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动两地对口协作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面对情义东方节目主持人雨兰的采访,上海援滇干部,挂职保山市隆阳区委常委、副区长胡立(上图右)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今年这份对口帮扶协作协议将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合作共识,踏踏实实的把上海对口帮扶工作和两地优势互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进两地交流协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新寨村位于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被誉为“中国咖啡第一村”。全村共种植咖啡1.36万亩,年产量4000余吨,2022年实现收入1.2亿元。

隆阳区潞江坝作为保山小粒咖啡的原产地,独具特色的干热河谷气候,使这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同时也造就了品质高贵的保山小粒咖啡,这里出产的小粒咖啡颗粒均匀饱满、气味清新、香气浓郁,与其他地区所产的咖啡口味有所不同,它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一些淡淡的果香味,在国际上被命名为“中国云南小粒咖啡”,是我国极少数被世界公认的农特产品之一。

新寨村依托“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标志品牌,积极探索“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隆阳区潞江镇新寨村村书记、主任王加维介绍了如何“抓好三件事”,促进乡村建设更美丽、群众生活更富裕的。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沪滇对口帮扶的共同目标。在上海对口帮扶下,新寨村家家户户种植咖啡。曾经的建档立卡户,新寨村村民段绍华介绍,现在自己家里种咖啡、种蔬菜,上海亲人不仅带来了资源,也带来了乡村建设和治理的先进理念,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村庄越来越美,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云南保山古称永昌,永昌有三宝:永子、料丝灯和南红玛瑙。永子是以保山特有的矿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围棋子。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有名的陶器之乡,也是“永子”的发源地。

金鸡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点,丰富当地旅游资源,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擦亮“永子文化之乡”名片。

在金鸡永子文化园里,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党委副书记杨阳向主持人雨兰介绍了当地把红色、绿色、非遗、农耕等资源以点串线、整合开发,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在隆阳区采访时,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援滇干部们说,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把上海闵行对口协作各项任务实施好推进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携手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新的贡献。

了解群众需求,办好为民实事。在消费帮扶、社会帮扶等工作中“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数不尽的暖心事,道不尽的山海情,沪滇携手踏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奋斗和拼搏,每一帧风景都写满了美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