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域高原到黄浦江畔,一场横跨四千多公里的“双向奔赴”

    作者:上海徐汇     更新时间:2023/10/05 10:35:35  

在上海市人民广场,有一块特殊的路牌——国道318的零公里起点,从这里出发一路向西4400多公里,可以直达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另一边,在西藏日喀则市,有一条上海路,一条珠峰路,两条路的交会处,叫上海广场,一座由上海第一、二批援藏干部建造的日喀则地标性建筑。

从雪域高原到黄浦江畔,在对口帮扶的支持下,远隔山海的两地密切沟通,双向奔赴,建立起了一座民族团结连心桥。其中,萨迦县中学与徐汇区各学校师生结对的故事感人至深。

“我们的关系一天天变得更好”

9月18日,在徐汇区光启小学,一场以“藏汉心连心 牵手共成长”为主题的“汇爱萨迦”主题交流活动举行。

一群来自西藏自治区萨迦县学校的师生们走进光启小学,与这里的师生们结对交流。藏族小朋友们为光启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了藏族特有的哈达和礼物,光启小学同样也为萨迦师生精心准备了学校150周年校庆文创纪念品。原本相隔千里,素不相识的孩子们,此刻却聚在一起共同听课、吃饭、休息。大家互相交流,谈天说地,仿若许久未见的朋友,没有一丝陌生感。

事实上,早在2013年开始,萨迦县中学学生与徐汇区各个学校的学生就开始了结对交往。十年间,已有400多对藏汉学生先后成为结对朋友,同时,每年萨迦县都会有200多名师生到上海进行交流活动。

“虽然我们之间的距离有点远,但是我们每天都会把身边的一点一滴分享给对方。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一天一天地变得更好。”提及远在上海的朋友,萨迦县中学学生央拉眼中都带着笑。 

“叔叔资助你一直到你完成学业”

“叔叔,我今年考了763分,应该能考上我理想的高中了!”

“你上了高中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一定要告诉叔叔,叔叔会一直资助你、帮助你,直到你完成学业。”

今年六月份从萨迦中学毕业的旦增巴宗,得知自己分数后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通过视频电话告诉了远在上海的董浩岩叔叔。视频里,董浩岩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悦,他开心地连说几遍太好了!太好了! 

小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了巴宗的身体残疾,但巴宗是一个乐观坚强的孩子,她努力学习,热爱生活。上初中后,来自上海的爱心叔叔董浩岩开始结对帮扶她。董浩岩告诉巴宗,在家庭、生活上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联系他。“虽然叔叔是汉族的,我是藏族的,但是我觉得我们都是一家人一样。”巴宗说道。

其实,董浩岩资助巴宗的故事并不是个例。为了帮助萨迦县中学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上海一批爱心人士自发聚集起来组建了爱心微信群“情系萨迦,感恩有你”,团队成员来自上海各行各业。

截至2023年,该团队已由最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人左右,结对助学金标准每年每人1000元,从结对开始发放直至学生大学毕业。截至目前,这个团队先后发放爱心资助款80多万元,受助学生达到400多人次。

“他们会把最好的材料第一时间给我们提供”

不仅是学生之间,萨迦县中学与徐汇区多所学校亦先后建立了合作关系,两地老师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交往联系。

平日里,两地老师们通过教研连线、视频说课、互相分享教学前沿资料等形式的活动,沟通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

“他们会把最好的材料第一时间提供给我们,在这样的帮助下,我们的教研有了很大的变化提升。在这样的教研活动里,我们也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浓厚的感情。”萨迦县中学老师白玛格桑感叹道。

平日教学中,两地老师们共同研究、共同努力,虽远隔千里,但小小的一方屏幕已经足够拉近大家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萨迦县宋雄飞老师对此深有感受,因为今年刚参加工作,宋老师工作经验有所欠缺,但只要工作上遇到难题,他可以随时向上海市第四中学的老师请教,这让他感觉十分温暖。

十年风雨 汇爱萨迦

今年是徐汇区对口支援萨迦县的第十年,在前几批徐汇援藏干部工作的基础上,第十批援藏干部小组总结经验,打造出“汇爱萨迦”援藏品牌。

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萨迦小组组长、萨迦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沈佳梁表示,虽然援藏工作是全领域、多方位的,但不同的援藏工作理念是相似相通的。“我们更加注重顶层思考,用系统思维整合各类资源,更加突显整体效能,体现徐汇援藏优势,打造徐汇援藏工作品牌。”

沈佳梁介绍, 2022年7月,上海市第十批援藏萨迦小组到藏后,在深入调研了解萨迦县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四个一”的三年工作规划,即一城、一区、一业、一品。其中,一品就是“汇爱萨迦”援藏品牌,一城指萨迦古城,一区是扯休现代农业园区,一业则指藏草药产业。目前,“四个一”三年工作规划中各个项目均在稳步落实中。

“情系浦江,做上海人民的优秀儿子;建功高原,当西藏人民的公仆。” 新时代,上海援藏的故事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