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2023年东西部协作工作纪实
作者:沪滇协作 更新时间:2024/01/25 18:27:24
这里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片区的腊姑梯田和桐株梯田
这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库
这里是中国长街古宴之乡
这里是中国哈尼语标准音所在地
这里被誉为祖国西南边陲的“天空之城”
绿春长宁,山海情深。长宁区和绿春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精神,从区县结对到社会帮扶、从定期走访到深化协作、从资金支持到人才扶持,切实走出了一条“绿春所需、长宁所能”的东西部协作之路。
强化组织领导持续推动
长宁区领导多次深入园区、企业、乡村等一线,实地调研绿春县东西部协作工作,长宁区各结对帮扶单位不断细化帮扶举措,引导企业开展捐赠和产业协作;绿春县常态化研究部署推动东西部协作工作,到长宁区参观考察有关企业和教育医疗帮扶单位,对接帮扶意向、开展招商引资;绿春县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长宁区挂职学习,不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
区域协作促产业发展
绿春县作为云南省茶叶产业示范创建县,长宁区聚焦茶产业发展,2021-2022年投资建成单一体量最大的绿春县“一县一业”茶叶加工标准厂房,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昌宁红茶业集团正式投产运营,2023年投资800万元建设了大水沟乡牛倮底马村生态茶叶加工厂,截至目前已在全县9个乡镇建成12座茶叶加工厂和初制所,其中,引进上海健士星生物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与牛孔镇合作共建红碎茶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开展雨林联盟认证500亩茶园,推动了红碎茶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推广,目前已形成“县级龙头企业+乡镇茶叶加工厂+村寨茶叶初制所”的茶叶生产网络,“小茶叶”成为茶农致富“大产业”。
聚焦梯田产业发展,绿春县与上海长援农科公司签订了哈尼梯田特色产业开发项目合作协议,明确了“稻鱼鸭”和“乡村游”等农文旅融合发展合作事项,生态梯田鸭养殖基地及冷链仓库建设项目是2023年东西部协作重点产业项目。同时,已在大兴镇、牛孔镇等开展鸭苗发放,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养殖大户,带动农户增收。聚焦坚果和水果产业发展,实施大水沟乡八户村澳洲坚果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了大黑山镇搬布新村热带水果加工厂及农产品冷藏保险设施,为绿春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支撑。
组团式帮扶补人才短板
积极落实“组团式”人才帮扶要求,长宁区先后选派30余人次到绿春县人民医院和县高级中学一线岗位定点帮扶。绿春县制定《绿春县县级领导结对联系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方案》,强化沟通交流、工作推进和关心关爱。
“组团式”医疗团队围绕“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创新实施“明日之星”人才工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绿春县人民医院新增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皮肤科、肿瘤科、心电诊断科等一批科室或门诊。2023年6月,成为“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优秀单位”,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胸痛中心验收;平河镇卫生院通过国家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第四届妇幼长宁论坛在绿春县召开,进一步提升绿春妇幼诊疗水平。2023年医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3%,出院人次同比增长9.8%,让绿春群众足不出户享受沪上医疗。
“组团式”教育团队创新实施“校校帮扶、教师培训帮带、教学结对合作”等机制,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学观摩、师生同考、学案开发、实务培训等教学模式,2023年高考一二本共上线69人,同比提升21.4%。组织师生赴上海开展“弘毅”研学实践活动,着力带出一支育人理念先进、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化学科教学团队。2023年9月,获评红河州2023年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三类学校“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奖”荣誉。2023年11月,绿春高级中学被认定为云南省一级三等普通高中学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就业帮扶,长宁区组织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和春秋航空公司推出云南“蓝天筑梦计划”,采取“学历教育+空乘就业”的教育与就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共选拔43名绿春学子奔赴上海圆梦蓝天。
聚焦消费帮扶,发挥上海市场优势,组织绿春县茶叶、红米、香辛料等企业到上海参加展销会。牵头绿春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到拼多多公司对接绿春县农特产品供应链相关工作;推动云南六春六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冷泡茶、红碎茶等产品走向上海市场。助力绿春玛玉茶、澳洲坚果、梯田红米等产品申报上海对口帮扶“百县百品”;探索“非遗+帮扶”的路子,推动传统民族刺绣工艺向“指尖经济”转化,拓宽绣娘增收渠道。
聚焦社会帮扶,长宁区结对单位携手爱心企业、公益组织,持续深入开展了“温暖的拥抱”、临空公益联盟在行动、美丽校园提升工程等公益品牌活动,2023年共捐资捐物800余万元。长宁区在绿春县深入开展“春雨润边疆·共叙民族情”活动,在上海举办对口协作文化交流与文旅推介活动,专场演出线上线下观看人次20余万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长宁代表处、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与绿春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协议,开展特殊困难少年儿童助学行动,募集资金174.2万元。同时开展了小儿先心病免费筛查和救治公益项目。
沪滇千里携手,共建美丽乡村。聚焦示范引领,近年来共实施了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2022-2023年实施牛弄村“党建引领、六村同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按照“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全村群众经济发展。2023年实施了虾巴村农文旅示范村建设,建设“哈尼长街宴”和产业科普、入园采摘、农作体验等农文旅项目,全力打造绿春“长宁幸福里”。2023年实施了平河镇平昆村功能提升项目,开发天然温泉,壮大庭院经济,发展文旅产业。
双城连心话发展,和衷共济促振兴。党中央的关怀,上海长宁人民的帮扶,绿春干群的共同努力,共绘着“哈尼家园 生态绿春”的现代化蓝图!这份恩情,这份厚意,这份守望,绿春县的山水作证,当“乡村振兴”的巨笔豪迈挥洒时,东西部协作的深情已经在绿春大地见证着了一场新的巨变,全县各族人民群众正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