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沪疆携手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文汇报     更新时间:2024/04/18 18:05:58  

  从新疆到上海,从机场到剧院再到东方明珠,跟随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来沪的6岁女孩古丽娜孜,身着精美的民族服饰一路欢歌,旅途变舞台,凭借轻盈灵动的舞姿和热情洋溢的笑容在互联网“火出圈”。

  小娜孜的父母和爷爷都是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演员。1岁时,父母就常带她一起去训练厅;3岁时,她能模仿出不少舞蹈动作,到了6岁,她不仅会跳麦西热甫,还能跳塔吉克族舞蹈、现代舞、古典舞等。也是因为跳得好,小娜孜早就“获批”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登台。

  4月8日晚的美琪大戏院,小娜孜和沪喀两地演艺人掀起的“最炫民族风”吹到了《丝路·东方》——轻听十二木卡姆音乐会现场,舞台之上,他们用活泼流畅的身体语言,极富感染力的一颦一笑,深深打动了每一位现场观众;走下舞台,他们又与上海观众舞成一片,成为不分彼此的欢乐海洋……

  一段跨越万里的山海情背后,是沪疆两地全力推进十二木卡姆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更是沪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润疆效应不断彰显的缩影。

  近年来,上海始终把文化润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国宣传系统率先出台了文化润疆五年行动计划,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与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间建立起联席会议机制,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文艺院团主动作为,全面推动文化润疆走深走实,打造文化润疆自信自强上海样本。

  “上海援疆干部人才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深刻领悟对口援疆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不断提振工作激情,努力在对口支援新疆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孟庆源表示,沪疆两地将积极推动双向互动、全面合作,以实干精神扎扎实实抓好各项援建项目,各项工作务求精准有效、直抵人心,全力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推动发展的工程、促进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

  上海援疆前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沪疆两地把交往交流交融落实好,更好发挥文化润疆作用,让两地人民心灵相通、情感交融。文化润疆工作将进一步着眼长远、塑造经典,广泛发动、深入挖掘,完善机制、形成合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中,作出上海文化领域的新贡献。

  凝心铸魂

  坚持核心价值增强认同

  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坚持“核心价值”,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铸魂,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上海相隔万里之遥的巴楚县博物馆内,能看到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的门头,复刻的红灰色砖墙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庄严肃穆,更是上海与喀什之间的深情厚谊。去年7月,“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首次来到新疆,并以固定馆的形式在巴楚县博物馆开幕。

  这是上海市与喀什地区重点合作项目“伟大精神耀天山”的一部分。通过沪喀两地合作办展,进一步推动沪喀两地共同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走深走实,进一步打开红色文化宣传领域新局面。去年9月,“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影响力“外溢”,走出对口四县。与此同时,“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全国巡回展车在喀什多地巡回展出,“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图片展在喀什多地多场布展,力求将伟大精神力量传递到喀什各地。

  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今年寒假,在2023年“神笔马良”杯“中华创世神话”主题书画大赛中获奖的南疆学子走进上海,开启“神笔马良”喀什师生书画研学活动。

  其实,不少中华神话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昆仑山,在南疆地区。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不周山就是位于昆仑山,共工怒撞不周山的神话故事发生在喀什,之后才有了女娲补天。

  去年6月,作为“爱我中华文明之美”系列第一季活动,“神笔马良”杯“中华创世神话”主题书画大赛启动。活动覆盖上海援建四县中小学生,以书法、绘画比赛,朗诵、读书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神话、展演神话故事、交流学习心得,实现“班班有作品、人人有展示”。活动共举办读书交流会500场次,开展朗诵表演120多场,收集优秀书画作品3000件,在当地学校形成了“中华创世神话、你写我画齐参与”的新热潮。

  据了解,连续三年,上海市援疆前指将每年面向喀什中小学生持续开展“爱我中华文明之美”系列大赛活动,营造共话中华美、共颂中华情、共铸中华心的良好氛围。

  不久前,“爱我中华文明之美”系列大赛第二季“爱我中华语言美”之“龙行国昌”启动,将围绕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新疆四史、英雄事迹、经典片段、诗词知识以及“我和我的祖国”“我家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故事”等内容,通过讲故事、朗诵、写作、演讲和诗词竞赛的形式,展现对口四县青少年学生孜孜以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抒发家国情怀,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流互鉴

  深度浸润以文化人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著名音乐家万桐书夫妇远赴南疆展开对十二木卡姆的抢救保护,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对十二木卡姆音乐实现了完整记谱。十二木卡姆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莎车县是“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在上海帮助下,位于莎车县的十二木卡姆文化传承中心全力推进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这些年,党和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给予资金、政策的帮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爱木卡姆。”莎车县十二木卡姆传承人依力哈木说。

  来到上海,对这些传统艺术传承人而言,无疑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平台,也有了更多互鉴的可能。

  此次,他们演出的节目,既有十二木卡姆经典片段《欢度佳节》和《朱拉》,呈现最原汁原味的新疆艺术文化瑰宝;也有像《金梭银梭致青春》这样,把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的成名作《金梭和银梭》与新疆名曲《青春舞曲》创造性交织在一起的器乐作品。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近一年来,上海与喀什携手深化文化交流机制,深入挖掘当地人文题材,并结合上海文创优势,合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副团长余挺认为,“我们要传承发扬十二木卡姆艺术,与沪上艺术家一同进行融合改编,就是一条可行路径。”

  走出去、请进来。日前,“文化润疆·非遗传情”浦莎两地非遗交流项目,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评为2023年“春雨工程”优秀项目。去年8月,该活动在莎车开展,上海绒绣、琵琶艺术·浦东派、打莲湘、太极拳等非遗传承人来到莎车,开启了一场非遗文化传承交流之旅。

  莎车县沪新路社区居民热萨来提·吐尔洪说:“以前在电视上看见过上海绒绣作品,今天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上海绒绣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我会好好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争取做出好作品。”

  文化惠民

  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

  《丝路·东方》音乐会作品源自沪疆两地艺术家的智慧结晶,并以合作创排的面貌呈现。参与创排的上海轻音乐团团长董德平感慨道:“其实就是一家人双向奔赴的过程,把我们的深厚情谊和民族文化交融成果给大家展示出来。”

  演出中的《叶尔羌河的声音》等作品,都是上海艺术家们在当地民族文化浸润中创作出的成果。这也把董德平的思绪再次拉回到万里之外的戈壁边疆。

  去年6月,“百场轻音边疆行”首轮活动在叶城县和泽普县上演。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首秀上,乐团声乐演员肖蕊与叶城县红军小学学生热依拉合唱《英雄赞歌》,赢得全场2000多名学生的热烈掌声。

  针对学生的艺术特长,乐团还在演出间隙开展形体舞蹈、器乐、声乐、语言艺术和书法等培训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演出、授课结束,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问:“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声乐演员李再耀承诺:“一定会再来的。”

  时隔两个多月后,上海轻音乐团再次走来,演出曲目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代表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内容。此外,还特别加入新疆地区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歌曲,和民族文化充分融合。他们用音乐作为文化沟通的桥梁,走到南疆群众身边,带来音乐的喜悦,带来友谊的拥抱,更带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在泽普县的一场轻音乐团演出中,沙尘暴突然袭来,整个村庄被沙尘笼罩,舞台上的地毯都刮起来,人仿佛在沙漠中行走,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有的演员刚一开口唱就被沙子卡住,担心会破音。但台下村民们并未离去,他们的笑容和热情,给了演员们继续坚持的力量。“观众不走,我们也不走”是整个舞台共同的心声。

  文化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入民心,满足基层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去年10月,上海民族乐团携手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开展《国乐咏中华》喀什行,在高台民居以海纳百川之声咏叹中国精彩。观众们都被重回丝路古城的国乐所深深触动,连续两晚的演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不少当地的居民也对能欣赏这样一台两地融合的民族音乐表示惊喜与赞叹。

  而演出之余,上海民族乐团和喀什地区歌舞剧团昆仑乐团组成的联合演奏家小组还深入对口四县开展公益惠民的文化交流演出,驱车辗转近千公里,用音乐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增进沪喀两地文化交流。活动现场也通过新媒体网络直播,与线上线下的观众共同分享民族乐器的魅力。

  守正创新

  助力喀什文化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上海演艺进一步拓展视野,利用上海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展现了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作为文化润疆的重点项目,杂技剧《天山雪》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杂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现场更震撼吧”“等二刷”……去年11月,杂技剧《天山雪》圆满完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首演后,剧组马不停蹄奔赴新疆又完成喀什首演,舞台上的“天山雄鹰”在乡亲们的热烈掌声中荣归故里,网络直播则收获广泛好评。

  《天山雪》历时三年打磨,全剧以“逆风飞翔”的雄鹰精神作为几代人的共同引领,杂技人用故事串联起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新疆、发展新疆的壮美历程,用杂技艺术语汇立体讲述各族人民携手奋进的伟大征程。为了真实描绘沪疆两地的唯美画卷,主创将技艺表演、舞蹈和人物塑造充分融合,体现戏剧与杂技的相辅相成。过去以技巧见长的杂技艺术表演和抒情达意、表情达意结合,完成了从杂技到杂技剧的提升和突破。

  目前,《天山雪》的创新仍没有停止。今年2月,经过二轮打磨后的《天山雪》首度亮相,此轮修改在舞台呈现上做了非常大的改动,少数民族风情更加浓郁,从音乐、舞美、多媒体视频、服装、杂技技术难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为守正创新的另一代表,在帮助喀什建成全国最后一家地级广播电台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接续帮扶的全新探索,去年6月,首档全景式记录上海对口援建工作的全媒体节目《援建之声》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喀什电台同步联播。《援建之声》未来有望搭建上海与对口地区同频共振、携手共进的桥梁,成为宣传对口地区、展示上海援建成果的主流舆论阵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当前,喀什电台及《援建之声》正与上海有关方面携手,合力制作更多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以文化人、凝心铸魂,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疆故事中持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