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希望的田野上——嘉定篇”之五
作者:情义飞扬 更新时间:2024/08/12 15:23:11
“迪庆德钦县”
德钦县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自然资源丰富。立足最大的资源是生态资源,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的县情实际,德钦县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嘉定区援滇干部、挂职德钦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烨介绍,近年来,嘉定区与德钦县两地携手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产业项目深度合作,持续支持德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经营规模、打造本土品牌;做实项目、深化结对,不断提升各领域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双方乡村振兴一起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上海嘉定,云南德钦,两地虽相距千里,但是两地的医疗卫生事业交流协作却日益紧密。
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秦勇深有感触,经过几年医疗帮扶工作,来自嘉定区中医医院的帮扶专家为藏医科、中医科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并带教示范中医针灸,互相交流中藏医文化,增进中藏医互融互通。中医药深深扎根在雪域高原上,特别是中医针灸推拿技术深受藏族同胞的欢迎和喜爱。
聚焦德钦所需,嘉定所能,服务好当地百姓。嘉定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与德钦县加强交流合作,不断夯实组团式医疗帮扶,加强“沉浸式”的跟班带教,全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此外,帮扶团队积极协调上海医疗资源支持,以项目为导向,积极推动“走出去”,让县医院医疗人员到上海进行专项进修。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何德平已经在上海的两家市级医院接受了学习培训,受益匪浅。
多年来,嘉定区卫生健康委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开展多层次医疗帮扶工作。德钦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尼玛次里98年就参加工作,他见证了一批批医疗帮扶专家奔赴德钦县,开展组团式驻点医疗帮扶工作,努力把医疗技术和先进理念留在梅里雪山脚下,为缔结嘉定、德钦两地卫生健康事业“一嘉钦”的深厚情谊作出积极贡献。
德钦县第一小学是一所由多民族学生组成的全寄宿制学校。也是云南省省定的16所民族小学之一。
走进校园的音乐室,总辅导员顶争江初正在教孩子们唱一首叫做《钦如一嘉》的歌曲。顶争江初老师表示,这是一首由援滇干部作词的歌曲,他要通过这首歌曲,教会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为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嘉定区教育系统一批批干部、教师赴滇开启支教之旅。德钦县第一小学校长江初表示,嘉定区支教教师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水平;通过走进来,走出去,两地资源交流,培养一支人才队伍。
奔子栏镇玉杰村地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旅游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90%,极具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近年来,奔子栏镇玉杰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着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玉杰村党总支委员顶巴表示,上海援建当地产业基础设施项目,使人居环境卫生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为乡村旅游业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使社区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吸引游客驻足。
如今,玉杰村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村容环境,打造了集徒步、野营、摄影多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线路,并鼓励支持各村民小组发展民宿。走进奔子栏镇玉杰村,可以看到一栋栋藏式特色的民宿掩映在山林中,房舍干净整洁,充满民族文化气息。
村民取此表示,通过乡村旅游增开民宿,收入明显增加了。前来徒步的游客们都赞不绝口。
近年来,德钦县经济社会发展卓有成效、成绩喜人,德钦与嘉定立足“钦如一嘉”,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振兴、文化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务实高效的对口协作,一批促发展、惠民生的帮扶项目成功落地,切实让当地群众看到了变化、感受到了实惠。
上海嘉定与云南楚雄迪庆等地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共同谱写了新时代沪滇协作发展的新篇章,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