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硕果累累
作者:中国文化报 更新时间:2024/11/11 18:07:14
从东海之滨到祖国边疆,在晨露未晞时启程,于茫茫夜色中行进,日夜兼程,跨越千万里,奔赴新疆、青海、云南、广西多地。这是上海市长宁区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的深深足迹。
展现海派韵味,携手同台演绎,邀约入沪切磋……迎着边疆民族地区同胞的盼望,每一次会面都是心连心的对话;输送优质的文化服务和产品,每一场活动都记录下感人的瞬间;分享持续深入合作的想法,每一句话语都饱含着美好的祝愿。
自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联合印发《“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计划实施方案》以来,上海市长宁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资源和机制优势,第一时间选优配强服务项目,着眼文化惠民、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文化传承等方面,通过走边疆、下基层、结对子,让优质的文化资源流动起来,送到基层群众身边,深化合作机制,以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资源直达精准“送文化” 走近边疆民族地区群众
一路颠簸未减服务热情,一路打磨只为精准“送菜”。今年10月,长宁区的文化志愿者历经10余个小时,从上海赶到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行程中还一直热烈讨论着服务计划。“制作丝网版画和年画的材料我全带齐了,保证让孩子们都能上手体验。”“这次的声乐课是融合型的,希望让大家现场互动起来、热络起来。”“有几个舞蹈动作,我打算再分解一下,争取更容易理解和跟练。”
10月16日,“民族团结一家亲”——2024年长宁“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青海果洛甘德行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在甘德县公共文化中心拉开帷幕,高品质的产品和项目赢得了当地群众和文艺工作者的齐声称赞。
在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的部署下,此次交流期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虹桥当代艺术馆将曾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提名项目的少儿版画美育课程——小手印“创世神话”少儿版画主题创作推广交流活动带到甘德,吸引了许多当地小朋友来感受版画与年画的手法之妙。“此外,我们专门布置了主题交流艺术展,挖掘优质馆藏资源中的红色基因与海派风情,集中展示美术、雕塑、书法等60余件馆藏精品。”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虹桥当代艺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林绮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了一场集声乐基础理论和声乐基础练习于一体的声乐课,引导当地歌舞团歌唱演员和小学生,在单声部旋律基础上尝试练习多声部叠加,现场气氛热烈。
长宁区舞蹈家协会理事蔡超则针对当地歌舞团演员的舞蹈功底,进行了包括芭蕾基础训练、古典舞身韵训练的复合型“风火轮”教学等,提升演员的身体稳定性、协调性、延展能力和转换能力。
长宁区图书馆、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分别向甘德县捐赠了图书资源和美术资源、美育课程。长宁区群文干部还与甘德当地艺术家联手,共同为群众奉献了一场兼具青海风格和长宁特色的交流演出。
“无论是文化资源、培训课程还是现场展演,都是想我们之所想,急我们之所急。”当地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心声道出了长宁在各地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的立足点和初衷。
近两年,长宁将文艺演出、美术展览、阅读讲座、图书、艺术培训等资源输送到各个帮扶地区,形成“春雨工程”文化服务资源库,并创新“数字+”手段,通过新媒体平台将非遗相关培训以及“长桌派”文化沙龙、长宁音乐会客厅、上海市民舞蹈大赛展演等优质数字资源向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共享,服务人群达10余万人次,丰富了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菜单式’‘定制式’精确服务与资源直达,是长宁不断探索形成高效对接机制的成果体现。”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宁区对口帮扶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广西柳州市、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新疆克拉玛依市等地,一方面注重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保障,将文化志愿服务对口帮扶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写入区域‘十四五’规划及各项重要政策;另一方面注重需求调研,通过查阅资料、网络连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而广泛地了解边疆民族地区文化需求,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开展活动策划和项目设计,效果显著。在扎实的工作中,长宁与各地结下了深厚友谊,彼此相知相惜。
丰富供给精心“种文化” 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大平台
2023年5月,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的东西部协作交流团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进行实地交流、考察并签订共建框架协议,收到了绿春提交的一份“心愿单”。绿春县东仰民族歌舞团常年坚持为群众送去文化演出,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但日常排练条件比较简陋,缺乏专业的室内演出剧场和专业指导,希望长宁能在艺术人才帮扶培育和公共文化项目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
为了完成这个心愿,一个舞蹈训练营的计划开始酝酿。“我们利用长宁丰富的舞蹈资源,积极牵线上海歌舞团,量身定制培训课程。”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宁区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中心专门组建“上海长宁·云南绿春”舞蹈训练营,由上海歌舞团的一级、二级演员阵容组成训练导师团,为东仰民族歌舞团青年演员开展量身定制的基训课程,同时由上海歌舞团专业编导为其创编新节目《龙飞凤舞》,由两地歌舞团演员共同参演完成。
2023年10月12日开营集训,10月17日、18日,上海歌舞团与东仰民族歌舞团共同呈现两台专场演出,17名来自东仰民族歌舞团的年轻演员打开了视野、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在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组织下,培训的全过程被拍摄下来,制作成宣传视频,播放量在演出当日就近2万。
这场演出随后还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的演出活动,惠及上海市民。来自云南绿春的演员表示,演出让他们走出了大山,圆了与高水平专业院团在专业剧场同台演出的心愿,也向更多人展示了云南绿春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上海参与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让绿春和上海的情感更加深厚。
为边疆民族地区群文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与展演展示的平台,长宁一直走在前、创新在前。
在“上海长宁·云南绿春”舞蹈训练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长宁又在2023年“虹桥之秋”文化旅游购物节嘉年华期间,邀请绿春县东仰民族歌舞团、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歌舞团、克拉玛依市歌舞团同台演出,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50万人次。演出现场同步举办文旅推介集市,集中展示三地手工艺品、特色文创等,还组织三地演职人员参与长宁微旅行体验,多维度、多角度、多渠道拓展交流成效。
深化结对共建成效,长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朋友圈’越来越大,是我们丰富产品和供给的底气和‘法宝’。”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宁注重联动区内专业院团、社会组织、学校、文旅企业等单位和机构,招募各类志愿者,鼓励优质社会力量参与文旅志愿服务,加强与边疆民族地区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志愿者不断释放“热能”,与当地群众互动,把专业素养化为公益热心,升华了个人价值。
在与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机构“结对子”、与当地文艺骨干“手牵手”的过程中,长宁不断推进双方在人才交流、业务指导、资源共建、项目共创等各方面的协同,以“春雨工程”为基石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
今年,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走进广西柳州,送去了专业美术展览、风格多样的文艺节目,还开展了图书联建活动。由长宁区图书馆、柳州市图书馆共同设立的“柳州之窗”“长宁之窗”图书专架,促进了两地文化资源的互联互通。接下来,长宁与柳州还将合作开展多民族特色的特藏文献研究与开发工作,帮助柳州市民更好地了解本土文化。
携手合作精诚“兴文化” 聚力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着眼于人、落脚于人,春雨浸润、绵绵不绝,随着长宁持续开展“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工作,相关项目逐年丰富,品牌建设更加有力,落地成果更好地体现于群众文化生活中,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当地服务活力。
两年间,每至一地,长宁所遴选的文化和旅游志愿者都展现出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所携服务都是区域文化品牌精品,内容覆盖舞蹈、音乐、阅读、演艺等领域,所到之处都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正向反馈。“我们还会在服务中积极开展艺术普及和培训工作,让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有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让当地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相关从业者有更多收获和启发。”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边疆民族地区所需,上海市长宁区所能”为原则,长宁针对各对口支援地区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输送了大量展览、展演、图书和数字文化资源;针对当地文化工作者在新空间建设等方面的认知提升需求,长宁分享了顶层设计和运营方法,还尝试与云南绿春共同打造“虹桥·元美术馆”云南绿春分馆,开展线上业务指导50余次,有力带动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
针对基层一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对全民艺术普及模式创新的需求,长宁积极输送“社会大美育”的发展经验,通过开展少儿版画主题创作推广交流活动、音乐教育培训,在当地开设“艺术+美育”课堂,教授当地老师技能技艺,积极培育本地文化人才,播撒艺术的种子。近年来,长宁还搭建了“非遗+文创”平台,调动社会力量,帮扶云南绿春建设“彩云绣娘”项目,通过对当地非遗传承人的系统培训,为其构建从绣片设计到文创产出、市场开发的闭环模式,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传承。
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对文旅品牌的打造需求,长宁也积极拓展思路,搭桥牵线。2023年,长宁积极推动爱奇艺、携程等文旅企业与边疆民族地区结对共建,提升当地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能力,共同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今年,长宁依托“虹桥文旅荟”信息资源平台,邀请优质文旅企业共同赴柳州实地调研,并与柳州文旅企业座谈交流。双方在洽谈后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将就旅游线路开发打造和落地接待、短期包机航线开发合作等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为进一步开拓长宁和柳州旅游市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奠定基础。
同时,长宁区利用“上海长宁”“上海长宁文旅”等新媒体宣传平台,积极推广边疆民族地区风土人情、重大节庆、传统节日和文艺创作亮点,播放云南绿春、青海果洛、新疆克拉玛依旅游宣传片,扩大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帮助市民游客、文旅企业深度了解边疆地区,激发其前往研学旅游、开发投资的意愿,以复合型文旅资源服务拉动云南、广西、青海、新疆等地文旅消费。
路途遥远,挡不住爱心与脚步;山路纵横,阻不了关怀与情谊。对于长宁而言,“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从来不是简单的文化交流,而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更现代、更平衡、更高质量方向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强化内生动力、共同建设品牌的务实之策,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