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凝望 文山市2条道路以静安虹口命名
作者:非常文山,沪滇协作 更新时间:2024/11/20 16:55:17
1996年
上海市静安区、虹口区
对口帮扶文山州以来
历届区委、区政府
投入真金白银
派出精兵强将
怀着真挚情谊
多领域、全方位地帮扶文山州
如同春风化雨般
有力推动了文山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为持续深化沪文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协作
10月21日、11月12日
文山市2条道路分别被正式命名为
静安路、虹口路
山·海凝望
静安路与虹口路欣然相交
静安路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东起果园桥,沿着悠悠盘龙河的脉络,经过回波桥、北桥,一直延伸至同心桥,全长1137米,宽22米。
而虹口路恰似一条灵动的丝带,东起望华路和文华路的交汇处,向西延伸直至文新路与普阳西路的交叉口,长为737米,宽为25米。横穿位于市中心的琵琶岛公园,途经北桥、琵琶桥,与静安路欣然相交。
它们的交汇,恰似文山与上海隔山隔水却深情凝望,在携手共进中编织着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静安区帮扶
静安区与文山州的东西部协作,不是单向输送、单一维度的援助,而是双向互动、共同进步。28年来,静安区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坚持东西部协作”,在对口帮扶的文山市、砚山县、麻栗坡县、广南县实施了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劳务输出、人才交流等项目1734个,选派优秀党政干部、技术人才421人次深入文山开展工作。2024年沪文两地不断拓展协作领域,劳务协作、产业协作、消费协作、教育卫生事业帮扶、人才交流、文化交流等均得到深化。
静安区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344人次。坚持帮扶资金和人才资源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今年投入广南县财政帮扶资金是全州县均帮扶资金的1.39倍。持续实施“文品入沪”工程,今年来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采购和帮助销售文山地区农特产品1.97亿元,已完成全年任务数的3倍多。
截至目前,文山州新增引入静安区企业及已落地新增投资企业16家,实际到位投资8.5亿元。推动《文山州—静安区东西部协作园区共建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机制框架协议》落实,通过签订共建协议、推荐企业入驻、援建园区项目、管理人才交流培养等方式,合作共建了砚山县工业园区等4个园区,对口帮扶4县(市)全覆盖。继续帮助新建和巩固好历年援建帮扶车间带动就业,7个静安区援建帮扶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05人。
静安区现有11名干部在文山州挂职,42名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到文山指导帮助工作,“传帮带”培养了一批优秀医生和教师。共帮助实施项目88个。今年双方继续合力打造文山市古木镇布都村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个,有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从扶贫开发期到集中脱贫攻坚期,再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期,虹口区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持续深化沪文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协作。28年来,虹口区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坚持东西部协作”,在对口帮扶的西畴县、马关县、丘北县、富宁县实施了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劳务输出及人才交流等项目1568个,选派优秀党政干部、技术人才855人次深入文山开展工作。
虹口区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上半年东西部协作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1079人次,已完成全年任务数4200人次的263.79%。
坚持帮扶资金和人才资源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今年投入马关县财政帮扶资金是对口帮扶4县县均帮扶资金量的1.33倍。持续实施“文品入沪”工程,今年1—10月,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采购和帮助销售对口帮扶4县农特产品2.55亿元,已完成全年任务数的3倍多。
截至目前,文山州新增引入虹口区企业及已落地新增投资企业25家(次),实际到位投资5亿元。双方通过签订共建协议、推荐企业入驻、援建园区项目、管理人才交流培养等方式,合作共建了富宁县产业园区等4个园区。
继续帮助新建和巩固好历年援建帮扶车间带动产业、吸纳就业。截至目前,文山州共有虹口区援建帮扶车间6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215人。
虹口区现有10名干部在文山州挂职,46名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到文山州指导帮助工作。今年共帮助实施项目111个,还将协作打造丘北县八道哨乡阿诺村等4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转眼
沪滇协作已经结下了
28年的深厚情谊
倾情帮扶的足迹遍布了壮乡苗岭
勾勒出了一幅蓬勃发展的动人画卷
山·海凝望
山·海情深
必将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