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召开专题学习会

    作者:沪滇协作     更新时间:2025/03/31 10:34:31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对云南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3月24日,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召开专题(视频)会,与各州(市)联络小组组长共同学习领会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强调,一是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要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要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云南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为云南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赋予了重大使命、明确了实践路径、教授了思想方法,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指引。三是要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沪滇协作工作的具体举措和成果成效。要立足云南“多样性资源”独特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推动“1+10+3”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要坚决扛牢扛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优化监测帮扶机制,提高帮扶实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会上,上海援滇干部反响热烈、踊跃讨论。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对口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要充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云南当地干部和群众一道奋发进取、真抓实干,着力推动沪滇协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会上还传达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有关事项。

  边慧夏: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书记、上海在滇单位党委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主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未来的援滇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感到,要落实好总书记的部署要求,短期谋就业,中期强产业,长期靠事业。一是以产业为要。沪滇协作将充分依托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与资源经济相匹配的先进制造业,与农文旅业一体化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与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相匹配的沿边特色产业。同时,加快推进沪滇“16+16”重点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工作,让金融、科技、贸易三大引擎赋能边疆产业腾飞,共绘沪滇产业振兴梦。二是以事业为本。通过“大组团”链接“小组团”,让上海的教育医疗资源化作毛细血管深入云岭大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打造一组有特色的专业学科,提升一批高质量的院校能级。三是以就业为先。通过“一条链”及时到岗、“一平台”实时服务、“一技能”持续提升、“一品牌”同步打造,构建全新的就业模式,协同推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让每个奋斗者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葛钧: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副书记,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长

  作为援滇干部,我们肩负着上海的使命,也承载着云南的期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坚定强化东西部协作的责任担当,扎根昭通,借助上海的优势,推动理念更新。以产业协作为切入点,加速昭通资源的价值转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助力云南“三大经济”在昭通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积极提升协作效能,夯实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基础,实现东西部协作的团结与进步。

  唐颖: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副书记,怒江州委常委、副州长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我深刻体会到深化东西部协作是强边固防、守好祖国西南大门的重要政策选择。怒江州应立足区位与资源优势,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上海市场+怒江特产”激活消费扶贫内生动力,深度嫁接上海企业的技术和销售渠道,挖掘出怒江各县市最有特色、最为市场认可的特色绿色农业产品等,推动咖啡、中药材和农文旅融合等产业发展。新征程上,更需以“总书记有号令,云南见行动”的担当,架好资源流通桥,让协作红利转化为西南边疆振兴的生动实践。

  丁基: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纪委委员兼工会主席,昆明市委副秘书长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倍增信心,更加坚定了推动落实沪滇协作工作提质增效的决心,将以讲话精神为指引,结合昆明实际,细化目标任务,优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信息互联作用,重点推进花卉等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文: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纪委委员,曲靖市委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沪滇协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立足云南实际,发挥上海优势,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上海力量。

  周煜斌: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纪委委员,保山市委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云南、情系边疆,让援滇干部倍感鼓舞和激励。闵行与保山虽跨越山海,但我们同心协力,共同把兴边富民事业干扎实,让“保山咖香”为中国区域特色品牌添色增彩。

  王梁: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委员,楚雄州委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的特色优势产业,要求我们把花卉、中药材、水果等产业发展好。联系工作实际,近年来楚雄打造沪滇协作花卉产业园成效显著,接下去我们要发挥云南鲜花会客厅、姚安国际花卉交易中心作用,进一步汇聚沪滇协作资源和力量,全力助推楚雄“打造全球优质鲜切花育种基地、全球高品质鲜切花主产区、亚洲第二花卉交易中心”,进一步做强做优花卉产业,让楚雄人民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叶著: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委员,红河州委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讲话振奋人心,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发展为要、生态优先、民族振兴”的执政理念。作为一名援滇干部,要深刻领会精神、踏实落实行动,围绕高原农业做品牌、产业转移见落地、生态文旅展新貌、防止返贫守底线的目标和要求,继续谱写好沪滇协作的新篇章。

  严真: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委员,文山州委副秘书长

  深入研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后,我愈发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如磐。总书记对于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关键领域的重要指示,恰似“明灯照路”,为我们的援滇工作精准锚定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我们将秉持求真务实、笃行不怠的工作作风,紧密立足文山州的实际情况,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把各项帮扶举措落到实处,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毅力,助力文山州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稳健前行,为增进滇沪情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孙霄隽: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委员,普洱市委副秘书长

  普洱联络小组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全面推进东西部协作各项工作,续写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打造“左手咖啡右手茶”的云南生活样板,发挥普洱“一市连三国”的区位优势,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乡村振兴,民生幸福、边疆安宁呈现良好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实践贡献上海力量。

  费忠辉: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纪委委员,西双版纳州委副秘书长,勐海县委常委、副县长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寄予厚望,我们要注重资金向园区、小糯玉米基地等高效益区域集中,注重收益向县(乡镇)平台集中,注重分配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中,持续打造“三个集中”产业协品牌,助力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黄坚: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委员,大理州委副秘书长

  作为沪滇协作的坚定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注入了强劲动力。洱海碧波中荡漾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苍山云霞间回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嘱托。我们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立足云南独特区位,深化东西部协作,依托云南丰富生态,以产业帮扶、人才交流为桥梁,让沪滇情谊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新辉煌!

  张吉: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纪委委员,德宏州委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讲话提纲挈领,高屋建瓴,作为援滇干部的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在创新产业合作、优化劳务协作、深化消费帮扶、强化“组团式”帮扶服务上用真情、出实劲、求实效,当好新时代沪滇协作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共谋边疆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蒋青峰: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纪委委员,丽江市委副秘书长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倍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沪滇东西部协作中,进一步聚焦高原特色农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打造丽花、丽果、丽菌、丽药、丽薯等“丽系品牌”,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让更多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聚焦“千万工程”,在传承和保护中打造更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点,奋力开创沪滇协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陈雷: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委员,迪庆州委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云南考察,为云南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作为在迪庆的援滇干部,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拓展各种资源渠道,促进沪滇两地各民族的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维护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沈东: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临时党委委员,临沧市委副秘书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的援滇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临沧小组将对标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深化“三个定位”建设,聚焦产业协作,以科技创新助力临沧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开放合作,推动临沧与南亚东南亚的交流;强化生态保护,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临沧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