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沪克交流合作桥梁 书写共赢发展崭新篇章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25/10/09 09:28:23
金秋时节,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沪成功举办,一方面推动上海与对口地区产业协作、消费帮扶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让对口地区的特产好货“进入”上海。在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上海市援克前指”)的牵线搭桥下,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奶酪酸奶、沙棘汁、有机食用油,以及紫砂、金丝玉、独库系列文创等特色商品,与上海市民、采购商再次相聚。
为让市民、企业“足不出沪”便能“寻味”克拉玛依,上海市援克前指已连续多年组织和支持当地相关部门、企业参加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意向签约企业和金额逐年递增。今年,克拉玛依绿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乳业分公司销售经理周高亮,带着果蔬沙拉酸奶、哈密瓜酸奶、奶啤、奶酪等新品优品参展,“我们是草畜乳一体化的国有企业,牛奶源自北纬45度黄金奶源带,通过展会拓展了市场,今年现场销售增长超过了20%”。
为拓展消费帮扶渠道,近年来,上海市援克前指积极组织当地企业参加在沪举办的进博会等展会活动,并争取更多克拉玛依特色农产品、文旅产品进入上海“百县百品”目录,同时在长宁开设了5处新疆特产直供点,满足市民日常购买需求。
跨越山海,沪克情深。2015年,中组部确定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克拉玛依市。十年来,上海市援克前指坚持“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原则,探索形成多元化对口援疆新格局,合作交流正是上海援克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今,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沪克两地正不断推动合作交流的提质增效,通过开展“引客入克”文旅融合发展、文化润疆、交往交流交融活动等方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两地间的深情厚谊,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双向赋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
油城正向“游城”转变
4月15日,2025年“引客入克”暨沪克航旅推介会在沪举行。会上发布:在东方航空的支持下,将开通上海—克拉玛依直达航班,届时上海至克拉玛依的旅时将从如今的约8小时,缩短至5小时内。
距上海约4200公里的克拉玛依,是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克拉玛依作为北疆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有着独特的资源禀赋:这里不仅拥有地质奇观黑油山、一望无际的“百里油区”等石油工业景观,还有被誉为“中国最瑰丽的雅丹”的国家5A级景区世界魔鬼城,以及有着“中国最美公路”之称的独库公路等自然景观,油城有个成为“游城”新目标。
近年来,上海市援克前指大力推动实施旅游兴疆战略,通过“引客入克”等举措,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大美新疆、走进大美新疆。“引客入克”正是沪克两地探索“上海市场+油城资源”的成功案例之一。其中,交通是经济发展和合作交流的“先行官”。十年间,上海市援克前指推动与多家航空公司开展合作,不断新增、加密克拉玛依航线,航线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年均输送旅客12万人次。
基于更加舒适便捷的“空中走廊”建设,上海市援克前指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交通+”“文旅+”“体育+”的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推出更多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在上述沪克航旅推介会上,2025年沪克交通文旅十大合作联动项目发布,除开通上海、兰州至克拉玛依直航航班外,沪克两地还有不少新动作:联动推进“体育之城”建设,开展“沪克情深 逐梦绿茵”青训三年计划,沪克马拉松赛事联动,锦江旅游“完美独库”系列房车旅游,两地优秀文艺文化剧目互访展演,两地“文化润疆”融媒深度合作等。据了解,克拉玛依博物馆此前已挂牌“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累计接待研学团队580批次。
交通先行,文旅为媒,沪克两地正深化开展文旅合作。自2023年以来,上海市援克前指已连续三年举办“引客入克”暨航旅推介会,助力克拉玛依构建高效便捷“交通网”、擦亮克拉玛依文旅“金招牌”、持续扩大沪克合作“朋友圈”。上海市援克前指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两地持续推动交通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打造克拉玛依近悦远来的文旅“向往地”和“目的地”,持续擦亮“新疆是个好地方”、克拉玛依“荒野之旅、时尚之都”文旅金字招牌,让“游大美新疆,从克拉玛依出发”更为深入人心。
如今,油城正向“游城”转变。值得一提的是,为帮助当地打好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海援克还积极推动引进上海文旅、酒店等品牌、资源,丰富当地“旅游+”业态,将旅客“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发展“增量”。8月11日,在上海市援克前指的协调配合下,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及文旅企业一行到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考察交流,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及周边地区文旅企业的交流合作,在高端定制游、休闲自驾游、研学游等领域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持续丰富文化润疆内涵
在上海援克十周年之际,一系列跨越时空、促进交融的文艺互动,在沪克两地开展。4月16日,在上海艺海剧院,“沪克情深·跨越山海”克拉玛依摄影作品展、《油城往事》舞剧首演等文化交流活动热烈开展,共同勾勒出沪克两地十年携手共进的动人故事。《油城往事》是克拉玛依市的一部原创舞剧,以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开拓者为主角,再现了“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创业史诗。既是对石油精神的艺术礼赞,也是沪克两地跨越山海、深入文化交流的生动见证。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6月12日,上海轻音乐团首次来到克拉玛依,为这座“共和国石油长子”之城及广大群众,献上来自黄浦江畔的深情乐章。一位看完表演的石油工人激动地说:“演出太好看了,也希望你们能够多来克拉玛依,到油田为石油工人演出,谢谢你们!”对此,上海轻音乐团负责人表示,此次演出既是沪克两地文艺文化高水平交流的举措,更是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上海出台全国首个“文化润疆”五年行动计划,遴选上海优秀文化项目入疆,持续发挥文化润心融情作用。基于此,上海市援克前指正持续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文化润疆上聚焦发力,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在上海市援克前指的牵头推动下,一系列品牌项目接连落地克拉玛依——
成功举办“上海戏剧学院文化大讲堂”“沪风克韵”书画联展等品牌活动,邀请上海知名教授、学者到克举行专题讲座,吸引当地群众热情参与,并且建立沪克文化交流驿站和非遗展馆;深入推进“春雨工程”,支持长宁区、青浦区与对口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文艺联合展演、非遗合作等10余项活动,惠及市民群众3万人次;会同克拉玛依市委宣传部参加“跨越疆海共赴热爱”沪疆文化交流,首个“沪克融媒合作克拉玛依基地”挂牌运行。
文化交融是文化润疆的重要举措和生动实践。在上海市援克前指的帮助下,“大美新疆·魅力克拉玛依”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沪成功举办,并邀请克拉玛依市歌舞团参加虹桥艺术之秋等交流活动。
上海市援克前指持续丰富文化润疆内涵,协调两地高水准文艺作品相互展演,春风化雨般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月28日,上海木偶剧团来到克拉玛依,为当地市民群众带来了精彩的木偶音乐剧《报童之声》,2场演出共吸引1800余名观众到场观看,演出获得观众的高度赞誉。
聚焦发力交往交流交融
4月14日,克拉玛依市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学习考察,围绕深化两地合作,深入推进产业援疆等开展考察交流并召开座谈会。
近年来,随着沪克两地深化合作,交流越来越密切,上海市援克前指支持、协调克拉玛依相关部门前往上海考察交流、项目推介和合作洽谈,共签订各类合作协议300余份。上海市援克前指还对接了500余批次产业发展、公共管理、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等考察团组到克拉玛依考察,推动相关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并取得切实成效。
政府层面的频繁互动、密切对接,正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多个领域开花结果。
“虽然只有一周,但这段经历和友谊我会永远珍藏。”克拉玛依市康城小学学生袁语桐动情地表示,手拉手、共成长的期待,在大家紧握的双手和深情的拥抱中得到生动诠释。
今年7月,在上海市援克前指的大力支持下,为期一周的第三季“沪克少儿手拉手 石榴花开共成长”融情夏令营在上海举行,袁语桐便是来自克拉玛依的24名小学生代表之一。在沪期间,他们与长宁区的小伙伴“一对一”结对,共同前往中共一大纪念馆、世博会博物馆、东方绿舟等地,通过红色教育、科技探索、深度互动,共同学习实践,开阔视野,增进友谊,进一步深化“五个认同”。
近年来,上海市援克前指持续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聚焦发力。一方面,创新开展青少年“沪克少儿手拉手 石榴花开共成长”融情夏令营等暑期研学品牌,累计组织3200名克拉玛依学生赴上海交流,1200名上海学生赴克开展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沪克两地多所学校建立交流互访机制及书香校园共建活动。其中,组织沪克学生同上一堂云党课、同唱一首红歌等各类主题活动60余次;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与克拉玛依第八小学10年间交换信件超5万封,相关案例入选教育部“民族团结教育优秀案例库”。此外,上海援克前指干部人才也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实现结对“全覆盖”,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上海市援克前指注重发动上海的社会力量,加大公益支持力度,开展“爱在海通”、上海农商银行“沪克情深、逐梦绿茵”等公益行动,捐赠款物价值2000余万元,实施民生项目47个,惠及2.3万人次。今年5月,在上海医药集团、“童心援”专项基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尚远爱心专项基金接力关心下,3名克拉玛依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慈善爱心手术,带着上海的温暖和关爱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