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助力文山州产业转型
作者:静安区政府合作交流办 更新时间:2023/10/17 18:52:14
“上海研发+文山制造”,延伸拓展优势产业链条。立足本地需求,按照产业链布局协作项目、招引投资企业,为本地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进本地产业由原材料向制成品延伸,由生产端向市场端拓展。静安区对口砚山县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引入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年产38万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项目,充分利用格朗吉斯铝合金材料研发技术支持,延伸拓展绿色铝产业链条,同时承接好东部地区铝合金等新材料制造业转移。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1.8亿元、用地约185亩,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36亿元、利税总额3.8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50个。
“上海资金+文山资源”,培育壮大本土特色产业。基于本地区资源比较优势,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加强项目配套和资金支持,引进具有一定发展实力的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地区特色产业,形成新的区域品牌。静安区对口文山州四县市结合“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等因地制宜培育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了文山市姬松茸、砚山县黄金油桃、广南县高峰牛等地区特色产业,其中广南八宝贡米、砚山高原蔬菜、文山市姬松茸、麻栗坡草果等多个品类入选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百县百品”名录;在品牌建设方面,培育了麻栗坡“滇芋”等区域优质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上海总部+文山基地”,优化升级本地传统产业。结合县域发展“一县一业”,通过东西部协作引入资金技术支持,引进龙头企业制定生产管理标准、推广品牌等,促进产品档次、附加值提升和市场销路拓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静安区对口广南县紧紧牵住“牛鼻子”,将高峰牛产业作为全县一项支柱产业和一张名片进行打造升级。2018年以来,持续多年投入实施高峰牛产业相关项目,建设冻精种源中心,开发种质资源;建设标准化育肥厂和牛舍、片区青储饲料配送加工体系等打造示范基地,不断提升高峰牛产业能级,广南县由省级“一县一业”肉牛产业特色县升级为省级示范创建县。
“上海市场+文山产品”,双向发力促进“文品入沪”。通过沪滇东西部协作机制,依托上海的市场流通优势,文山与上海形成产销对接、利益联结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服务平台,有效拓宽本地高原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从在上海开设文山州农特产品销售窗口,到建成文山州特色产品展销中心,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模式推广文山州各类特色产品。通过沪滇两地联合举办的“五五”购物节、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2023年沪滇地理标志及区域特色品牌合作交流推介会等推广活动,推进文山农特产品入沪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商超,丰富上海市民“菜篮子”“果盘子”,同时促进文山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