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江城:沪滇协作让小渔村迎新生

来源:沪滇协作         更新时间:2025/10/09 09:42:21  

  江城县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组,位于李仙江与土卡河交汇的三角半岛,依山傍水,全村48户222人均为傣族,世代以割胶、捕鱼、采笋为生。过去,这里只是中越边境线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道路泥泞、房屋老旧,产业单一,村民收入微薄。

  变化,来自沪滇协作的深入推进。上海投入帮扶资金实施“土卡河组整村风貌改造项目”,重点实施村组道路、休闲旅游栈道、村庄风貌改造、土卡河码头等基础设施工程,整体打造土卡河景观风貌。项目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保留傣家特色,统一房屋外立面,铺设沿江栈道,新建亲水码头,让村寨一步一景、干净整洁,游客驱车直达村口,步行可赏江景,渔村第一次有了“迎客”的模样。

  环境美了,游客来了,产业也活了。村民仍割胶、捕鱼,却多了“卖风景”“卖味道”的新身份。江鱼、酸笋、鱼干巴等土特产,从自家火塘端上游客餐桌,再通过直播销往上海、广东等地,单户年销售额最高二十多万元,利润四五万元。过去“靠天吃饭”的江鱼,如今成了抢手货。

  游客增加,吊脚楼一层纷纷改作餐厅、商铺,村民在家门口卖傣味烧烤、手抓鱼饭,收入比过去翻了几番。集体也受益,码头摊位、游船秩序由村民小组统一管理,收益用于保洁、助学、公益岗位,村庄治理有了持续资金。

  土卡河景观初成,生态宜居的傣家水乡展现在世人面前,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沪滇协作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理念:保护山水、发动群众、共享成果。小渔村正因这份跨越千里的帮扶,走出一条“宜居宜业”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