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 稳岗就业
作者:上海黄浦,上海徐汇,上海长宁,上海嘉定 更新时间:2024/02/22 15:49:33
黄浦区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黄浦区人社部门开启“春风专列”,全力保障普洱市务工人员“点对点”复工返岗。
2月16日,100名来自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孟连县、景谷县、江城县等对口地区的转移来沪就业务工人员乘坐“春风专列”顺利抵达上海。区人社部门通过打造“点对点、一站式直达”复工就业通道,为转移就业人员提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无缝衔接,实现从家门口拎上行囊,直通企业门口报到返岗,中间减少诸多环节,同时,为来沪务工人员送上生活大礼包,使其安心暖心在沪工作和生活。第二批80名转移就业务工人员预计将于2月23日乘坐“春风专机”抵沪。
2024年新年伊始,黄浦区“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区人社部门围绕“稳岗有关怀、就业有帮扶、用工有支持”的工作目标,携手普洱市人社部门开展多场线上线下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通过落实落细对口帮扶稳就业补贴和包车返岗补贴、发放“慰问礼包”“惠企服务包”等方式,向普洱市来沪务工人员和企业提供贴心服务,持续深化两地劳务协作助力乡村振兴,全力保障稳岗返岗助力节后复工复产。
近年来,黄浦普洱两地人社部门持续深化劳务协作,加强人力资源机构专业服务供给,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强化劳务协作政策支持,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共育技能人才和创业人才。2023年转移来沪就业农村劳动人口807人,脱贫劳动人口266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春风送暖,“就”在黄浦,黄浦区人社部门将继续深化拓展劳务协作多领域合作,强化供需精准对接,积极应对本区重点产业企业在春节前后的用工保障问题,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稳”“开门红”。
徐汇区
随着春节假期的落幕,徐汇区人社局积极响应并精心组织,启动了一项接机服务行动,旨在帮助云南务工人员安全、高效地返回上海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在农历大年初四(2月13日)下午,一架载着30多名来自云南怒江和红河地区的来沪务工人员的航班顺利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
当他们带着行李走出抵达大厅时,立刻受到了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不仅送上了新春祝福和节日礼包,还安排他们乘坐接机大巴,直接送达各自的工作单位。与此同时,职工宿舍等相关生活设施早已提前准备妥当,力求为务工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保障。
2月17日,徐汇区人社局已根据元阳、石屏、泸西等地的出行需求,为约100名务工人员提供“点对点、一站式”包车直达服务,使他们在感受党和政府深切关怀的同时,实现“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高效便捷返岗之路。
据悉,此次行动是春节期间上海首批实现“点对点”,从“家门口”到“厂门口”无缝对接的来沪务工人员接送服务。这些云南籍务工者在春节前已经通过上海和云南联合举办的招聘会找到工作岗位,并得到包括交通、住宿和饮食在内的全方位保障,让他们自己及其家庭都倍感安心。
徐汇区人社局更是扎实落实春节前后务工人员快速返岗及稳定就业保障措施,详细摸排返乡人员节后务工信息,通过包车、包机等方式,组织对口地区劳动力集中来沪返岗。大年初四当日,专机搭载的10名务工人员中,有6人为脱贫人口,来自屏边县白沙镇等地。
除了春节期间的“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还将在节后举办100多场招聘会,提供逾5万个岗位,全力以赴推动本市就业市场的“开门红”。
长宁区
长宁区人社局制定《长宁区2024年春季促进就业十项行动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人社服务进楼宇”“15分钟就业服务圈”、沪滇转移就业等行动,全力做好春节前后劳动者稳岗留工和返岗复工以及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抢抓开局,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优服务、促发展,助力企业稳定发展,助力就业帮扶提质增效。
2月15日下午4点多,随着返岗复工航班平稳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来自云南的108名返岗复工人员顺利抵沪。他们戴着“沪滇劳务协作 上海欢迎您”小红帽从机舱走出,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
年前,市、区人社部门已为这批返岗复工人员“一对一”落实了工作岗位。他们抵沪之后,市、区人社部门还将会同用人单位把他们安全送达在沪居住地,帮助务工人员安心返岗复工,在沪乐居乐业。
近年来,部分行业企业在春节期间的用工紧缺现象突出,成为企业的一大困扰。2024年,长宁区人社局抢抓春节前后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组建工作队赴云南红河州开展各类招聘送岗活动。上村寨、进乡镇、走集市,区人社局会同当地人社部门共开展了15场招聘活动,把2600余个岗位送到云南劳动者身边,其中包括就业稳定的航空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的驾驶员、操作工等全日制工作岗位,也包括部分时间自由的餐饮、家政等服务业零工岗位。活动共帮助当地220余名劳动者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积极回应劳动者外出务工多元化需求和区域企业春节期间可能面临的缺工需求。
同时,区人社局还为当地务工者提供就业咨询、职业指导等服务,提高务工者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匹配度。例如,红河县的张义中和张忠文两兄弟在工作队上门送岗时对盒马生鲜的零工岗位产生了兴趣,但面对这个从未接触过的新岗位也对自身能否胜任感到担忧。工作队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马上通过现场连线长宁IN素职业指导专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服务,并宣传节后“点对点”返岗复工劳务输送服务,帮助他们增强试工上岗的信心。
此外,区人社局还充分发挥“点对点”转移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作用,通过组织输送、岗前指导等一系列周到、贴心的就业服务,让劳动者打消“路途远”“出行难”等顾虑。当30余名来沪就业的红河劳动者在机场再一次看到工作队的成员时,他们十分激动。“没想到他们真的来机场接我们了,太感动了!我们一定好好工作!”区人社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130余名红河劳动者积极报名“点对点”转移就业行动,并计划于元宵节前后来沪就业。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政企联动搭建了就业新平台,长宁企业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本次“点对点”转移就业客运服务。企业负责人也到机场迎接返岗复工人员。据介绍,春秋航空特意安排了公司红河籍空乘人员王娆、张鑫鹏执行此次航班的服务任务。他们表示,能够为乡亲们服务感到非常自豪。作为转移就业的代表,他们抓住了机会,通过不断培训和实战训练,逐渐成长为一名在工作中可以独当一面的合格空乘。他们也想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乡亲们走出大山,在上海寻求更好发展。
嘉定区
春节假期逐渐进入尾声,不少人踏上返岗行程。2月15日下午,一架载有来自云南楚雄等地的100多名来沪务工人员的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其中11名来沪务工人员将在嘉定开启新一年的工作新篇章。这也是嘉定春节期间迎来的首批“点对点”返岗复工的劳动者。
“欢迎回到上海!”下午4点10分,一批戴着红色鸭舌帽,拖着行李的人群,依次从国内到达出口走出。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一边挥动写有“嘉定欢迎您”的条幅,一边热情地向前迎接,并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和新春礼包。
来沪务工人员秦光美不禁感叹“太暖心了”。“往年我一般乘坐大巴和火车返岗复工。从老家到上海,跑一趟至少得花一两天的时间。”秦光美已经在嘉定工作7年,此次通过返岗复工服务回到嘉定,让她感触颇多,“下了飞机,就有人来接,点对点’从‘家门口’直接到‘厂门口’,像是回到了另一个熟悉的家一样。”
这11名来“嘉”的务工人员,大部分和秦光美一样,都是返岗的务工人员,将前往包括上海道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奥美尼齿轮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事运输、普车、厨师等工作。
今年22岁的云南小伙普晓峰在嘉定从事普车工作,转眼已经有5年的时间。“我从18岁开始,就来到嘉定工作,现在每月收入七八千左右。”普晓峰说,因为公司包吃包住,所以他平时的开销较小,每年能攒下一定的积蓄,收入有了保障后,日子也有了更多的奔头,“新年的小目标是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多赚点钱。再长远一点看的话,我希望自己能在上海扎根,然后把家人接过来一起生活。”
也有个别新来嘉就业的人员。在人群中,背着背包的杨松福神情紧张,略显局促,他告诉记者,春节前他在楚雄参加了嘉定赴云南楚雄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专场招聘活动,和多家企业沟通后,最终选择入职京东物流,担任司机一职。“来上海工作,薪资待遇方面肯定是要比留在老家好很多。”杨松福说话声音不大,但是言语间透露着十足的干劲,“我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7岁,小的3岁,希望在这里能多攒点钱,让他们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11名来嘉务工人员坐上了接机大巴,直达企业门口,收拾收拾,准备开启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据了解,与往年相比,今年“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的时间进一步提前、批次也更多,充分满足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需求。“接下来,嘉定还将根据需求,持续安排‘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成规模成批次引进更多对口支援地区的来沪务工人员。”区人社局就促中心职业介绍科科长叶本喜介绍,春节后,嘉定计划举办10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全力促进就业工作“开门红”。
据悉,多年以来,区人社局务实做好东西部劳务协作和对口支援就业帮扶工作,加强与云南楚雄、德钦等对口地区合作交流,每年组织区内优质重点企业赴对口地区开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同时,通过“点对点、一站式”服务,保障有序返岗和企业复工复产,为东西部劳务协作持续贡献人社力量,让对口地区来嘉务工人员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