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跨越千山万水,为云南群众点亮生命的希望

    作者:今日闵行     更新时间:2024/03/15 19:12:41  

  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妇女节,在遥远的云南,有一群医务人员,她们是爱的使者,更是希望的播种者。她们跨越千山万水,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为云南当地的人们送去了健康和关爱。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用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技能点亮了生命的希望。

  近日,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和闵行区中心医院新一批援滇队伍出发,共有6名女性参与其中,让我们感受她们那份深沉的情怀和无尽的力量。

  展巾帼风采,援滇医路绽芳华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新一批支援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人民医院医疗队5名队员中有3名女将,肾内科主治医师范伟峰、妇产科主治医师梅小会和骨科主管护师张利萍,她们援助龙陵县人民医院近一个月来,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为当地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对于血透患者,容易有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要重视并积极应对、开展规范化诊疗以及宣教健康科普知识。患者对透析的了解、防治危险因素的配合,这些非常有利于控制并发症。” 2月下旬刚到龙陵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范伟峰在工作中有深切的体会。

  在初期调研工作中,她发现血液透析患者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工作重点是协助科室规范血液透析患者管理。她有信心经过大家齐心努力和持续改进,血透管理将越来越完善。

  梅小会作为妇产科医生,在这里见证了生命的诞生,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更深刻地理解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真谛。在工作中,她积极参与并指导医院妇产科日常诊疗及临床操作。她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援滇医疗队将继续为云南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用心援助滇西,用爱奉献社会。

  “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热心,是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把这一颗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是每一位护士的职责。”张利萍说。援滇期间,在一次病房巡视中,她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照顾一位70岁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她主动询问病情。在交谈中了解到患者及家属始终无法掌握肢体功能训练技巧,于是她每天到病房手把手指导病人及家属做肢体功能训练,直至病人及家属熟练掌握为止,并每次告知患者及家属一些注意事项。正是她的这种工作态度,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及认可。她的目标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到更多云南当地的百姓。

  显巾帼力量,医心照耀彩云南

  妇女节前夕,闵行区中心医院新一批援滇医疗队前往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工作。此次医疗队中有3位女性医务工作者,她们分别是儿科主治医师尤存、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柏晓璐和急诊医学科主管护师苏芹。

  尤存作为此次援滇医疗队队员,经过了10个小时的辗转,终于来到了彩云之南——美丽的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开始在昌宁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帮扶工作。“初到昌宁,饮食、气候让我有些水土不服,昌宁县的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许多帮助,让我真挚地感到了这里人民的热情友善,体会到了沪滇一家亲、沪滇心连心。”尤存说道。她将怀抱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神圣而庄严的誓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昌宁县的儿科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转眼之间,柏晓璐已在心血管领域工作17年,她熟练掌握了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处理、慢病管理,并在心血管重症领域耕耘多年。此次援滇,柏晓璐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初到云南,我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医疗环境的严峻。许多心脏病患者因为医疗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这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柏晓璐感慨道。为期半年的工作中,她将着重于加强临床专科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地高发疾病和主要健康问题,提升心血管核心专科的诊治能力,携手昌宁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为急诊科的骨干,苏芹不仅拥有出色的护理技能,更有着临危不惧、冷静应对的优秀品质。在紧急情况下,她总能迅速做出判断,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当得知有机会参与援滇任务时,她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如今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希望有机会能够回馈社会,这不仅是一次职业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机会。”刚忙好手头工作的苏芹说。虽然来到昌宁县人民医院只有短短几天,也已感受到当地民风非常淳朴,当地的人民非常热情。苏芹希望能够让当地的百姓受益,让自己和昌宁县的护理同仁们在专业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