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式管理”优化就医体验

    作者:文汇报     更新时间:2024/08/23 16:45:56  

  人物小传:瞿晓琦,中共党员,副研究员、高级审计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审计处处长,上海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副领队,援藏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说话快人快语,做事干净利落”是瞿晓琦工作中留给旁人的突出印象。

  援藏两年多来,瞿晓琦深感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第一年初来乍到,对环境、流程、人员没有那么熟悉;第二年,个中细节日渐熟稔,可不得抓紧时间落实,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干出点漂亮成绩嘛。”

  上海先进技术传播得更远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需要对接下辖18个区县精准帮扶。”瞿晓琦展开道,江孜县人民医院积极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今年1月萨迦县中心医院成功揭牌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日喀则市超声影像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等等,都少不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一份助力。

  西藏地广人稀,医疗资源下沉离不开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萨嘎、定日、拉孜、仲巴等区县的病人可以转运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就医,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也时常将上海援藏医生派往下辖区县,帮扶当地医生救治病人。“上次,仲巴县有车祸伤员,我们立即派上海医生下去。仲巴伤员和上海医生在拉孜县碰头,大大节约了抢救时间。”

  此外,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上海援藏医疗队还经常与拉萨、林芝、昌都等地的医院互相学习、切磋交流,使得上海的先进医疗技术、医院管理经验传播得更广、更远。

  和上海一模一样的自助服务

  如今,走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病人可以享受到和上海100%一样的自助服务。”瞿晓琦介绍,过去一年,医院上线了公众号分时段预约就诊、自助挂号、排队叫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报告等全流程的便捷服务,“我们参照上海经验,对窗口进行‘潮汐式管理’,即病人多就多开几个窗口;病人少就让窗口工作人员去到自助机旁当志愿者,帮助患者了解、熟悉自助操作。”

  “现在,我们把机器人使用范围扩展到了全院特殊单元的环境消杀和药品配送方面。”瞿晓琦表示,尤其是今年4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投入试运行,这是西藏规模最大的“静配中心”,日配置量可达4000袋,能够满足1000张床位静脉输液配置需求。这也是自治区第一家结合物流机器人配送的“静配中心”,在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

  西藏首家五级电子病历医院

  对瞿晓琦而言,今年6月19日是“最快乐的一天”。当天,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成为西藏自治区首家通过国家五级电子病历评审的三甲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医院将借此不断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让患者就诊更加便捷高效。

  最近,瞿晓琦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四级评审工作而奔忙,这项工作在西藏也是首次。借助四级评审,旨在实现医院内信息的安全共享,并为医疗决策提供支持。以患者为例,其诊疗数据(病历、医嘱、处方、治疗文书、输血文书、手术文书、检查检验报告等)统一整合,形成360°全景视图,帮助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既往诊疗情况,促进多学科协同诊疗,推动临床诊疗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新队员下乡义诊、交流每年都是“传统项目”。早在新一批援藏队员抵达日喀则之前,瞿晓琦就开始对接五县(江孜、拉孜、定日、萨迦、亚东)。同时,为了实现援藏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瞿晓琦积极组织落实全区范围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调研工作,为制定新一轮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准备。“必须把底子打好,明年才能将接力棒交出去。”展望未来,待到国家评审成功之时,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借助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带动引领西藏七地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