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经济实现“V形”反转

    作者:文汇报     更新时间:2022/11/09 10:43:07  

创新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充分展现。借进博会平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昨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根据会上发布的权威报告,该科创走廊目前的综合发展水平居国内城市群前列;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走廊沿线九城市的经济实现“V形”反转,特别是其策源地上海松江区今年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7.9%,表现突出。

每年进博会,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代表都会齐聚上海,共议区域高质量发展,公布年度“成绩单”,今年也不例外。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九城进博之约”有项特殊议程——发布《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期评估报告。这份由科学技术部等国家六部委于2020年10月联合印发的《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对照《方案》,今年正好是“行至中盘”,须安排一次“期中考”,而授权开展评估的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报告以指数方式对九城市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打分,并给出评估意见。

报告发现,九城市地区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目前已达3.55%,显著高于全国的2.44%;与建设启动前相比,九城市的高科技企业数量增加1.3倍,国际专利申请增长1.6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年均增长14.4%,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年均新增上市企业113家,年均引进高层次应届毕业生等人才80.1万人。

报告显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发展指数,G60科创走廊的得分均为全国城市群“领头羊”,尤其在产学研合作深度以及开放共享体系方面,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科创走廊水平。报告认为,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地完成了《方案》的阶段性目标,产业集群动力强劲,一体化进一步强化,创新生态优化完备,协同开放格局基本建立,为实现2025年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某种程度上,这份中期报告可以说解释了九城市面对风险挑战展现出韧性和成长性的原因。昨天的对接会透露,今年,九城市经济实现“V形”反转,第三季度GDP增长3.9%,进出口额增长112%;其中,松江区第三季度GDP增幅达到7.9%。此外,自6月以来,九城市签约落地项目超1300个,总投资逾1.26万亿元。

实际上,作为科创走廊的策源地,松江区近年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实体经济、强化区域经济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以及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松江区已集聚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以世界级大硅片制造业为例,今年疫情期间,其产值甚至逆势大涨400%。总体上,松江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目前已突破2/3;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5.38%,是全国水平的2.2倍。今年前三季度,松江实际到位外资增长44.7%,留学生落户数比去年全年增长3.3倍,均创下纪录。

谈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昨天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创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主动“走到一起”、协同开展创新,形成了非常珍贵的自下而上的活力和动力。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