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每个城市都有二次元地标

    作者: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25/04/27 15:11:05  

  如要论国内二次元浓度最高的城市,上海毫无争议。长三角地区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同城效应为上海二次元产业的溢出提供了便利,浙江、江苏等一些城市也开始出现二次元商业。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长三角二次元产业正逐渐成“链”。

  二次元风吹遍长三角

  在长三角,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二次元地标。

  坐拥全国百强二次元商场15家、知名二次元品牌门店80家,上海无疑是长三角乃至全国二次元浓度最高的城市。

  上海以外,杭州有湖滨in77、杭州大悦城,合肥有百盛购物中心,南京有KUMOLL酷青年中心、鹏欣水游城、PSE SPACE次元空间,宁波有东门银泰,无锡有锡上mono,徐州有金鹰上街,金华有OneBox玩盒……二次元的风已吹遍长三角。

  在实体经济拥抱虚拟内容、拉动年轻群体消费、城市更新持续等多重需求下,发展二次元生意,成为长三角诸多老牌商场改造不约而同的选择。有十多年历史的南京水游城自2023年底进行二次元改造以来,商场客流量同比上升超30%,一到周末就有3万—4万人次的二次元爱好者。管理者也坦言,其改造正是借鉴了上海南京东路的老商场——百联ZX的二次元主题购物中心的改造经验。

  产业链仍在不断拉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群体数量已攀升至5.03亿人。与此同时,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一路飙升至5977亿元。

  二次元的产业链仍在不断拉长,产业生态也仍在不断丰富。从上游的内容生产,到中游的内容传播/运营,再到下游的周边衍生、商业地产等,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内容生产端,《原神》来自上海米哈游,《黑神话:悟空》主创团队是来自杭州的游科互动科技……内容传播端,以bilibili为代表的综合平台,是二次元玩家的精神圣地,而网易的多元化游戏产品矩阵还在拓展品类,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玩家。

  依托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优势,二次元产业链的终端衍生产品——“谷子”的加工厂数量同样在稳步增长。如浙江金华的金义新区,瞄准以潮玩和游戏周边经济为代表的新消费赛道,通过持续举办精品动漫展,孵化、培育、招引了一批新兴消费领域企业,从事动漫、影视IP衍生品研发与个性化定制服务。

  探索“二次元+”

  目前,一线城市仍是二次元市场主力,其中仅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便占据55%的市场份额,拥有诸多二三线经济发达城市的长三角,在“二次元”产业发展上还拥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将传统文化IP与现代商业逻辑进行深度关联,推动文博文创、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二次元+”,成为各地的新尝试。

  今年1月,合肥“GX360次元空间”开业,是安徽首座新能源汽车主题商业综合体,也是二次元商业体。该商业体与国内知名二次元综合商业品牌“次元之门”联合,一举迎合年轻群体对新能源车和二次元的两大消费需求。

  而上海的“二次元+演出”经济也大放异彩。4月11日、12日在上海蜚声LiveHouse举办的《偶像梦幻祭2》虚拟演出,是该IP在中国大陆落地的第二次线下虚拟演出,活动开票2分钟内即告罄,千名观众到场,消费撬动能力强劲。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三角二次元产业链正逐渐显出峥嵘——上游IP制作方深耕优质内容,打造具有吸引力的角色和故事;下游不断创新体验玩法,丰富IP衍生品线,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市场的空间,还很大。